而此次,银河电子又以“看好磁悬浮高速电机及电控系统市场前景”为由,斥资5600万元收购嘉盛电控16%的股权。也就是说,银河电子以271万元的估值出售嘉盛电控的部分股权,5年之后又以3.5亿元的估值买回。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嘉盛电控实现营业收入1074.40万元,净利润仅304.22万元;截至2023年2月28日,嘉盛电控总资产为2308.68万元,净资产1219.86万元。
而根据评估,嘉盛电控股东全部权益于评估基准日(2023年2月28日)的市场价值为3.55亿元。此次收购交易的市盈率高达117倍,市净率也高达29倍。
事实上,银河电子的“亏本买卖”还不止于上述两家公司的交易。
6.9亿收购骏鹏通信 6年后5.5亿售出
2015年,同样因看好新能源浪潮,银河电子以6.9亿元收购新能源电动车和LED结构件供应商骏鹏通信100%股权。
根据当时评估报告,交易对价相比标的账面净资产增值6.27亿元,增值率高达920.16%。
收购之初,骏鹏通信在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超额完成业绩承诺,2017年实现扣非净利润8410万元,低于9500万元的业绩承诺。
然而,业绩承诺期过后,骏鹏通信的业绩便急转直下。2018年、2019年骏鹏通信的业绩呈现断崖式下滑,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33.31万元、444.72万元;2020年,骏鹏通信经营有所回暖,实现净利润2604.54万元;2021年前4个月,骏鹏通信陷入亏损,净利润为-1248.67万元。
2018年至2020年,银河电子对骏鹏通信分别计提了5.45亿元、1000万元、950万元的商誉减值准备。
2021年6月,银河电子公告出售骏鹏通信100%股权和骏鹏智能100%股权,交易价格为5.5亿元。
很明显,在骏鹏通信和骏鹏智能的交易上,银河电子历经6年,再次以“亏损割肉”的方式出局。
定增融资15亿 半数调整用途用于补流
2016年,完成当时一系列资本运作后,银河电子又启动了定增事项,募资15.2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产业化、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产业化、智能机电设备及管理系统产业化、研发中心建设等四个项目。
募资完成后,银河电子调整了募资使用用途,终止新能源汽车空调系统产业化项目,将计划使用的募资4.25亿元全部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产业化项目拟使用募资金额调减至4.25亿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拟使用募资金额也调减至3494.39万元,调减后剩余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年报显示,截至2022年底,在定增完成6年后,项目全部建设完成。其中,智能机电设备及管理系统产业化项目于2021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22年实现的效益约为1.61亿元,达到了预期效益;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产业化项目在2020年2月15日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022年,实现效益为932.11万元,未到预期效益。
在15.2亿元募资额中,银河电子真正投入项目建设的资金为8.4亿元,仅占募资总额的55%,剩余的6.78亿元,全部被公司作为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所用。
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新浪证券 作者:昊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