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销售费用高达7.3亿元,同比增长31.94%,远超营收增速,数额也远超净利润。
实际上,小熊电器的“重营销”备受市场诟病,2019年至2021年,小熊电器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96亿元、4.4亿元、5.53亿元,均超过当年净利润金额。
业内人士表示,对于小熊电器这类以线上渠道为主的企业来说,线上流量见顶后,电商获客成本不断上升,为了提高曝光率,推广费用也将高居不下。
在此情况下,小熊电器开始拓展线下销售渠道,也造成销售费用上升。自2016年以来,小熊电器线上销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例稳定在90%左右。2022年,这一占比降低为85.45%,与之相对应的,线下销售占比有所提升,从2021年的9.91%提升至2022年的14.55%。
负债率大增8.63个百分点
随着原材料价格回落,以及公司大刀阔斧减少无效SKU等举措,2022年小熊电器的毛利率升至36.45%,达到上市以来新高。
同时,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向好。2022年,小熊电器实现经营活动现金净额6.13亿元,较2021年的1.71亿元增加258.34%。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22年以来,小熊电器的资产负债率增加较多。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其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4.26%、46.56%、42.80%。
2022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升至51.43%,达上市新高,较上年增长8.63个百分点。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小熊电器在过去五年并未向银行进行短期贷款,也就是说,2017年至2021年,资产负债表这一项为零。即使在2015年、2016年,公司的短期借款也仅为2200万元、700万元。
然而到了2022年,公司的短期借款突然增加了2亿元之巨,小熊电器表示主要是向银行申请信用借款所致。
另外,2022年9月7日,小熊电器披露可转债上市公告,其公开发行536万张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总额5.36亿元。
除短期借款和可转债导致2022年末的资产负债率攀升外,公司经营性负债也有所提升。2022年末,公司的应付票据和应付账款分别为10.31亿元、4.02亿元,较2021年末分别增加0.97亿元、0.84亿元,累计增加1.81亿元。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