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药股份已表示,对于本次处罚,公司将引以为戒,吸取教训,完善合规体系建设,持续守法合规经营,积极维护股东权益,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然而,2022年10月,天药股份证券简称变更为“津药药业”,但公司违反反垄断法被罚还在继续。
2023年3月16日,津药药业公告称,公司于2022年11月17日披露了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收到行政处罚告知书的相关事项。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滥用在中国卡莫司汀注射液市场的支配地位,以不公平高价销售卡莫司汀注射液,违反了修改前的反垄断法相关规定。
2022年半年报显示,津药药业生产的卡莫司汀注射液属于短缺药产品,同时被列为短缺药的还有依地酸钙钠注射液、丙酸睾酮注射液、毛果芸香碱注射液。
监管部门责令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停止违法行为,并处2019年度销售额2%的罚款,计2772.13万元。
津药药业表示,上述罚款将相应减少公司2022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18.72万元。
综合来看,津药药业两年间3次违反反垄断法,共计被罚没约1.02亿元,减少净利润约7974万元。
研发费用持续下降
津药药业2001年6月上市,是一家老牌制药企业,公司前身是天津制药厂,迄今已有80多年发展历史,但接连陷入垄断后,公司盈利能力已不如往昔。
数据显示,2019年,津药药业营业收入达33.27亿元,同比增长37.07%;净利润达1.62亿元,同比增长11.39%,成为公司历史最佳。
2020年和2021年,津药药业营业收入分别为31.17亿元和37.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31%和20.27%;净利润分别为3397.88万元和4866.8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79%和43.23%。
实际上,如果剔除2020年因违反反垄断法被罚带来的影响,津药药业2021年净利润处于下滑阶段。
2022年前三季度,津药药业营业收入达27.12亿元,同比增长2.23%;净利润达5153.26万元,同比下滑3.36%,出现“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如果加上因垄断被罚的影响,公司实际盈利能力将更差。
而且,津药药业近4年扣非净利润持续下滑,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5273.51万元、3719.75万元和4492.83万元,同比分别下降6.97%、62.54%、29.46%和0.17%。
不仅如此,近年来,津药药业的研发费用也接连下滑,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1.38亿元、1.33亿元和9904.8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4.24%、-3.42%和-8.98%。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2022年前三季度,津药药业销售净利率为1.96%,为公司上市以来最差表现。
2022年9月,天药股份公告称,根据相关规定,公司及子公司天津金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燃煤锅炉及其附属设施将不再符合运行标准,将于2022年底前关停。
因此,天药股份对公司及子公司金耀生物现有燃煤锅炉及其附属设施进行了减值测试,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6508万元,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28万元。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