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布局频频失利之下,与宝马布局新能源同期起步的特斯拉以及比亚迪等车企,却一路狂飙突进。以三家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为例,2022年全年,比亚迪中国销量近180万辆,同比增长高达208.2%,排名第一。特斯拉中国销量超44万,位列第二。而宝马中国区主要代表华晨宝马2022年销量仅5.6万辆,远低于前两者。
对此,有业内人士评价称,“在新能源行业飞速发展的最近四五年,宝马基本处于原地踏步的状态。”有业内人士直接在测评宝马i3等系列车型后直言,“宝马新能源车目前的智能化水平,基本上相当于新势力们三年前的水平。”
根据车质网2022年投诉量的数据显示,排在投诉量前十的车型中,主要问题集中在销售欺诈与宣传不符、承诺不兑现以及车身附件及电器故障、智能化体验差、黑屏、开裂等。令人意外的是,排在这份榜单前两位的竟然是宝马旗下的X3和5系,分别位列“冠亚军”。

与宝马集团旗下燃油车带给消费者迥然不同的使用体验,不禁使得众多业内人士纷纷调侃,“宝马新能源车,除了车标还能带给我们什么?”
主观放缓节奏还是被迫掉队?
“从2011年就开始新能源转型,如今却被竞品远远甩在身后,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采用了保守策略”,智能汽车创新研究平台合伙人洪泽鑫告诉新浪财经,类似于宝马这种传统的造车模式,往往追求万无一失,很难比得上新势力们“快速”创新的模式。
在他看来,“新能源车发展早期,宝马等传统车企在转身时总是存在巨大惯性,内部几十个部门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供应商体系复杂,创新落地较难,种种因素导致了发展节奏一再滞缓,进而导致了转型发展速度变慢”。与之相反,新势力没有历史包袱,可以按照“互联网思维”定义一辆汽车,他们有着初创企业和互联网人独有的快准狠思维,能在智能化上打破常规车厂思维,带来新思维,引入新概念,从而占领新市场。
“我认为宝马等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车赛道上,要跟互联网公司学一个‘快’字。丢掉历史包袱,要从用户角度去打造‘新概念’。现在汽车的电动化让造一辆车的门槛变低,零件变少,如果理念不够创新很难出彩”,洪泽鑫表示。
不过,宝马CEO奥利弗·齐普斯却在去年公开表示,电动汽车仅仅是过渡,真正的下一个趋势是氢能。他给出的理由是,在补能效率方面,氢能有着非常显著的优势,而电能由于固有特性,已经无法做到更高的效率。
此言论一出,国内市场出现了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宝马作为老牌车企,有着自己的发展步调及策略,不能与国内造车新势力相提并论;另一种认为宝马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了13年的购置补贴戛然而止。与此同时,由特斯拉发起的价格战模式,又开始牵动着整个新能源车企不断降价,行业厮杀越发激烈。
市场竞争不断升级的当下,留给宝马新能源思考的时间,不多了。
来源:新浪科技 周文猛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