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监管部门要求国源科技、保荐机构国元证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就媒体报道内容进行核查并说明是否存在相关情况,已披露信息是否真实、准确、完整,是否存在应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项等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按照要求,国源科技、国元证券、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就上述问题作出书面说明,并在2月24日前将有关材料报送监管部门,并对外披露。不过,截至长江商报记者发稿前,国源科技尚未对上述事件做出正式回应。
多期财报出现差错被出具警示函
事实上,此次被举报之前,国源科技的财务问题早已受到监管部门重视。
去年12月26日,国源科技披露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收到自律监管措施。监管部门指出,国源科技定期报告中存在财务数据错报,业绩快报与年报披露财务数据差异较大且未及时修正,构成信息披露违规。同时,国源科技董事长董利成、财务负责人唐巍、董事会秘书尚红英未能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对公司上述违规行为负有责任。
基于此,北交所决定对国源科技、董利成、唐巍、尚红英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自律监管措施。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前期的业绩披露中,国源科技未按照新收入准则调整相关业务收入确认政策,致使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七份定期报告相关财务数据出现错报。其中,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调整金额18.76万元,调整比例为-16.03%;2021年第一季度净利调整金额21.22万元,调整比例为18.56%。
不仅如此,去年2月末,国源科技曾披露2021年业绩快报,预计扣非归母净利为-78.34万元。此后国源科技披露的年报中,公司经审计的扣非归母净利为-55.47万元。而去年10月末,国源科技再次将2021年度扣非归母净利更正为-105.12万元,其业绩快报披露信息与更正前、后的年报数据差异幅度均超过 20%,且未及时披露修正公告。
而在北交所上市之前,国源科技的经营业绩起伏波动不定。同花顺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8年,国源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元、3.23亿元、3.18亿元,同比变动63.34%、21.18%、-1.54%;净利4740.98万元、4231.4万元、4103.75万元,同比减少7.05%、10.75%、3.02%。
尽管2019年国源科技的业绩有所回升,但2020年公司业绩再次下降,且2020年和2021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14亿元、2.92亿元,同比减少2.58%、7.08%;净利4164.76万元、538.5万元,同比减少8.88%、87.07%。特别是2021年,公司首次扣非净利下滑。
2022年以来,国源科技业绩恶化明显。去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同比减少24.09%;净利和扣非净利分别为-3952.02万元、-4571.48万元,同比减少4122.3%、2482.91%。
二级市场上,国源科技股价表现低迷。截至2月22日收盘,国源科技报4.92元/股,除权后较2020年4月时的高点19.82元/股跌去75%,市值仅为6.58亿元。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