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递科技同时提示,LoRa网关的应用领域即氦元素平台采用共享的业务模式,创立了名为“人民的网络”的共享网络,并引入区块链激励机制,吸引大众参与共享网关的铺设。目前,氦元素平台出现区块链激励价值降低的情形,需求增长面临不确定性,若该情形无法改善,或未来共享网络应用不及预期,会导致公司网关产品需求减少,进而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从增速上来看,2021年矽递科技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98.44%、415.76%,次年虽然同比继续增长32.36%、84.54%,但增速明显收窄。
而随着营收规模的增长,2019年至2022年,矽递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492.86万元、3462.62万元、4218.31万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74%、6.12%、5.63%,连续两年下滑。其中,2020年和2021年矽递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均低于同行业11.35%、9.64%的平均水平。
超85%收入来自境外上下游受制
主要在境外开展业务的矽递科技,上下游受到国际贸易摩擦的风险较大。
招股书介绍,2020年至2022年,矽递科技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35.99%、42.71%、37.64%。其中,2021年公司毛利率大幅提升达到近三年的最高点,次年再次下滑超5个百分点,波动较大。
对此,矽递科技解释称,2021年,公司毛利率较高的网络通信硬件产品收入占比大幅提升,从2020年的5.06%提升至2021年45.51%,拉动了整体毛利率。2022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主要系公司网络通信硬件产品中的物联网通信设备毛利率下降影响所致。一方面,公司LoRa网关受原材料主控板价格上涨因素影响,单位成本上涨;另一方面,公司LoRa网关2022年直销模式收入占比下降,而直销毛利率水平较高,导致该产品毛利率较上年有所下降,进而拉低了网络通信硬件当年毛利率水平。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矽递科技经营所需的关键元器件主要来源于境外供应商,公司主要的收入亦来源于境外,其中北美和欧洲是公司最主要的销售市场。各报告期内,矽递科技境外采购金额分别占当期采购总金额的41.29%、47.87%、49.37%,且公司从境外市场实现的收入占各期收入的比例均在85%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主要收入来自境外,但矽递科技旗下境外子公司却大多为亏损。招股书显示,矽递科技在境内和境外各拥有5家子公司。2022年,深圳新线、成都柴火、柴火教育等三家境内子公司均为亏损,日本矽递和美国矽递也均为亏损状态。
而在境内的业务开展中,矽递科技曾两次因税务问题被罚。招股书披露,因公司在2012年至2015年期间少列经营收入110.58万元,导致少缴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附加,以及通过个人账户代发工资时少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17.14万元,2021年公司合计被罚68万元。2022年4月,矽递科技在进行海关申报时,公司员工因工作疏忽未及时在ERP系统中修正最新成交价格,从而导致报关申报金额与采购金额存在1.58万美元的差异,公司因此存在漏缴关税1.32万元的情况,被海关罚款3900元。
除此之外,矽递科技还曾出现内控问题,存在资金被控股东、实际控制人占用的情况。2021年,公司实控人潘昊已全额归还59.88万元资金占用款项。
来源:长江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