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过去一年里,国内创新药一直萎靡不振。其中恒瑞医药(600276.SZ)股价跌去40%、君实生物(1877.HK)跌去43%、信达生物(1801.HK)跌去65%,多家企业计划中的创新不得不暂时搁置。
对此,80%以上的业务收入来源于国外的药明康德继续瞄准全球化市场。7月19日,该公司宣布未来十年预计投资20亿新元(约97.3亿人民币)在新加坡建立研发和生产基地。该公司表示,未来,新加坡基地将进一步夯实药明康德的全球化运营网络,并与亚洲、欧洲、北美等地的基地联动,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沟通协作。
多家机构下调业绩预期
得益于公司全球“长尾客户”战略持续发力以及其他客户渗透率继续提高,今年上半年,药明康德来自于全球前20大制药企业收入78.56亿元,同比增长165%;来自于全球其他客户收入99亿元,同比增长31%。但在拓展新用户方面,该公司2022年1—6月新增客户超650家,较去年同期新增客户数超1020家下降36%;来自新增客户收入为3.91亿元,也低于去年同期来自新增客户收入8.49亿元的水平。
此外,伴随着国内CXO行业的“工程师红利”优势趋弱,药明康德的人力成本也在逐年上升。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1年,药明康德的直接人工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从38.24%增加至44%;直接人工成本从2017年的17.1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4.14亿元,累计增幅为273.78%,而该公司同期营业收入从77.65亿元增长至229.02亿元,累计增幅为194.94%,直接人工成本增幅远超出其营业收入增幅。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在半年报公布后,多家券商机构下调了对药明康德未来业绩的预期水平。
美银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将药明康德明年收入预测下调至463.53亿元,同比增长19.6%,经调整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利润预测下调至111.07亿元,同比增长21.1%。中泰国际也将该公司2023—24E总收入预测下调0.1%/0.2%,经调整Non-IFRS净利润下调2.5%/2.6%。
根据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共有35家券商机构对药明康德未来两年的业绩做出了预期,预测2023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18.96%,2024年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为27.54%。
利润靠公允价值损益增厚?
今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实现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36亿元,同比增长73.29%,期内盈利金额已创出同期历史最高水平。但业内有分析认为,药明康德的整体盈利质量不错,但其可能存在借公允价值变动来影响利润的可能。
《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该公司半年报注意到,药明康德今年上半年46.36亿元的归属股东净利润中,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9.07亿元,利润贡献占比接近20%。其中,该公司今年上半年确认了4.78亿元生物性资产带来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较去年同期翻倍。
该分析指出,截至6月30日,药明康德资产负债表上共有93.44亿元资产是以公允价值入账的,占净资产的比重超过20%,这些公允价值入账的资产除了上面提到的生物产资产外,甚至还包括大量的药明康德前期投资的未上市股权投资标的。而一般情况下,未上市的长期股权投资多以成本入账。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6月10日晚间,药明康德公告称,因自身资金需求,公司实控人等股东计划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3%的A股股份,其中,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1%,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计划减持数量不超过8868万股,按照当日收盘价102.83元/股计算,本次减持金额高达91.19亿元。
近年来,药明康德因实控人等股东大举减持一直被市场关注。据Wind数据显示,2019年8月13日—2021年10月9日,该公司重要股东累计减持81次,增持16次。今年5月末,药明康德股东上海瀛翊还因违规减持,收到证监会发出的2亿元天价罚单,刷新了A股因违规减持罚款金额的最高记录。
2022年上半年药明康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情况

数据来源:公司财报
来源:投资时报 研究员 董琳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药明康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