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021年财报显示,当前寒武纪的主要收入来自于智能计算集群业务、边缘产品线和云端产品线。对于核心业务收入一变再变,公司方面声称这主要是由于成立时间短,还处于探索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3月14日,寒武纪突然公告称,因与公司存在分歧,核心技术人员梁军提出离职,而且不再担任任何职务,相当于彻底离开。
虽然AI确实可以赋能各行各业,但剥开华丽外壳,其核心更偏向于一个辅助手段,就目前来看其他传统产业对AI技术的需求和依赖并没有达到“不可或缺”的地步。
业界普遍认为,目前AI产业已经进入了低谷期。在这一阶段,诸多AI企业在研发端仍需大额投入,在落地端则面临诸多难题与质疑。
03
入局者众多
竞争激烈
除此之外,寒武纪还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压力。
作为成立不过7年的初创企业,相比行业巨头,现阶段寒武纪不仅差在芯片性能本身,还在与芯片相关的配套软件工具链上积累不足,缺乏生态基础。
如英伟达、AMD、英特尔,国内天数智芯、壁仞科技、摩尔线程、中科驭数、爱芯科技等明星创企也开始交付大的芯片产品;汽车芯片领域,寒武纪也会遇到地平线、芯驰科技、黑芝麻科技等企业。
AI 公司最重要的能力早已不是 AI 技术,它们本质上是系统集成商,通过外采硬软件的方式向客户提供整体方案。巨头们拥有数十年的积累,后来者要弥合差距远非一日之功。
而不少资金丰厚的互联网大厂也都在自研芯片,如百度有昆仑AI芯片、阿里有玄铁CPU和含光AI芯片、字节跳动也在组建芯片团队,它们既有可能成为寒武纪的竞争对手,也有可能通过自给自足而减少对专业芯片公司的需求。
总得来说,寒武纪可谓是内忧外患。当AI芯片企业持续性烧钱成为不争的事实后,长期价值或将成为左右其后续势头的关键因素。
来源:证券之星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寒武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