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境外子公司即为英科医疗用品(香港)有限公司(下称“香港英科”),该公司为英科医疗的全资子公司。财报显示,公司绝大多数利润均来自香港英科。2020年,香港英科营收为102.53亿元,净利润为46.71亿元,占公司营收和净利润的74.1%、66.66%;2021年营收为134.92亿元,净利润为63.07亿元,占比为83.08%、84.89%。
实际上,香港英科并未缴纳所得税,这也是其未分配利润产生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原因。根据香港《税务条例》,对非香港产生或获得之盈利,免征利得税。另外,根据国税发[2009]82号,香港英科不属于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企业,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
但是,根据中国有关企业所得税法律法规,一旦香港英科向公司分红,公司就应将其纳入应税收入,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英科医疗整体资金将因纳税而有一定程度的缩水。对于香港英科利润中未分配的部分,公司需按照15%的税率确认所得税费用,计提递延所得税负债。
香港英科2021年年末未分配利润达110.42亿元,占上市公司未分配利润的比例高达80.84%。那么,香港英科实际上是否成为英科医疗的“避税”平台?
在招股书中,英科医疗表示,香港英科为公司国内多个生产基地提供外销服务,由于公司海外客户数量较多,各生产基地分别与客户结算的难度较大,香港英科作为统一的国际贸易和资金结算平台便于与客户进行结算和开展海外采购业务,公司设立香港英科并非为了避税。
公司表示,香港英科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远低于上市公司,属于一般贸易企业正常利率范围。例如,2016年,上市公司综合毛利率24.5%,而香港英科综合毛利率1.74%;上市公司综合净利率7.35%,而香港英科综合净利率0.9%。
目前情况则完全不同。经计算,香港英科2020年和2021年的净利率分别为45.56%、46.75%,上市公司同期净利率则分别为50.62%、45.96%,二者并无明显差异。然而,英科医疗其他子公司2021年净利率却明显更低,其中山东英科、江苏英科、安徽英科、江西英科营收分别为23.95亿元、4.92亿元、61.87亿元、4.2亿元,净利率分别仅为15.71%、0.67%、23.29%、9.9%。
这是否表明,香港英科实质上已不再是贸易性质的企业?其利润是否主要来自于英科医疗国内其他子公司呢?
若事实如此,英科医疗国内公司部分利润“分给”香港英科导致营业利润减少、相应纳税减少,而香港英科又不必纳税,这也就意味着,将大多数利润留存在香港英科实际上很可能成为英科医疗的“避税”手段。
热衷投资
2021年起,借疫情大赚一笔的英科医疗开始热衷于投资,部分投资体现在“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科目,该项目2020年年末仅1567万元,2021年年末增至4.74亿元,2022年一季度末达6.37亿元。这还不是全部。据统计,英科医疗及其子公司对合伙企业投资总额合计超过19亿元。
其中,香港英科以5000万美元投资Horizon Capital Investment Fund L.P.,后者投资领域包括互联网、新消费、医疗和科技领域;以1.3亿元间接投资常州云常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
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英科以1.01亿元投资苏州济峰三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份额,布局医疗健康和生命科学等领域;以2亿元投资齐鲁前海(青岛)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布局大健康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全资子公司新加坡英科以1亿美元投资Warburg Pincus Global Growth 14, L.P.,投资方向包括商业服务、金融服务、医疗健康领域。
上市公司还以3亿元投资无锡尚贤湖博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投资方向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医疗健康,消费科技等。
由以上可知,英科医疗投资的合伙企业中大部分投资领域与主业完全不相关,且风险远高于公司主业,并不符合股东利益。
《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已向英科医疗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未收到公司方面回复。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记者 薛宇/文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英科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