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邦科技预计2021年亏损182亿元—197亿元,同比下降416.84%—442.96%。对于亏损原因,该公司称,主要是由于生猪价格下跌、产能扩张速度过快所致
受“猪周期”现象影响,2021年猪肉价格下跌导致整个行业业绩集体遭遇滑铁卢。而在发布业绩预告的各家上市猪企中,江西正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正邦科技,002157.SZ)业绩亏损金额最高。
正邦科技2021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全年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82亿元至197亿元,较2020年盈利57.44亿元同比下滑416.84%至442.96%;预计扣非净利润为亏损173亿元至188亿元,较2020年的59.95亿元同比下滑388.57%至413.59%。
据此前披露的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正邦科技归母净利润为-76.27亿元,同比减少240.39%,也就是说2021年第四季度,该公司归母净利润亏损就超过100亿元。而《投资时报》研究员查询该公司过往财报数据发现,自2007年上市以来,正邦科技合计实现的利润接近100亿元,仅去年四季度的亏损就抵过了该公司14年创造的利润之和。
反映在二级市场,虎年开盘的前两个交易日即2月7日、8日,正邦科技遭遇连续两天跌停。面对年度业绩巨幅亏损及股价低迷引发的市场担忧,2月9日,正邦科技紧急抛出消息称,公司控股股东正邦集团与江西铁路航空投资签署不低于100亿元的合作协议。目前,江西铁路航空投资子公司已为正邦科技代采约8000万元的饲料,后续将在整体合作协议约定金额的基础上持续开展具体业务。
但控股股东的“输血”并没有给投资者带来足够的信心。2月9日,该公司股价虽然没有再度跌停,但盘中价格一度触及近两年多的新低。截至收盘,该公司股价仍处于下跌状态。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此前在猪肉价格大涨影响下,2020年8月7日,正邦科技的股价创出25.98元/股的历史高点,而截至2022年2月15日收盘,该公司股价为7.21元/股,跌幅超过70%,市值为227亿元。
同时,正邦科技当前的资金链状况不容乐观。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该公司负债率已经高达75%以上,账面现金60.7亿,受限资金约40亿。截至目前,其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已质押12.85亿股,占合计所持股份的80.75%。
除了业绩巨亏之外,对于猪企而言,公司运营需消耗大量现金流。作为养猪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之一,在行业下行周期仍未结束的大背景下,正邦科技会采取哪些措施重振业绩、降低负债风险?针对上述情况,《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询问该公司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公司回复。
正邦科技近半年股价走势情况(元/股)

业绩预亏近200亿
正邦科技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集饲料、养殖、农药、兽药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从业务上看,该公司产业单一,95%以上的营收主要来自生猪养殖业务,因此相比其他业务多元化企业,该公司受猪周期影响更大。
2018年6月第四轮猪周期开启,彼时正处上轮周期底部,环保政策收紧叠加非洲猪瘟大范围爆发,国内能繁母猪存栏加速去化,猪价一路涨至2019年10月份的40元/公斤,成为历史最强猪周期。
受益于该轮猪周期,正邦科技成为了增速最快的猪企,从2019年的578万头增长至2021年的1493万头,3年扩张逾900万头。彼时,该公司实控人正邦集团董事长林印孙曾一度喊出1亿头生猪布局的目标。
但自2021年初开始,猪价一落千丈。正邦科技2021年前三季度生猪出栏销量突破1100万头,已经超过上年全年出栏量,但销售价格却是从30元/公斤跌到11元/公斤左右。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正邦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