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记者粗略计算,包括此次交易在内,近两年以来光正眼科合计转让5家公司股权,累计回笼资金3.17亿元。
核心眼科子公司业绩承诺仅完成75%
布局眼科医疗业务已有三年,光正眼科的转型收效并不理想。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后,光正眼科连续三年营收净利双增,最高在2012年达到2787.51万元的净利润水平。
2013年,光正眼科业绩大幅下降,2014年陷入亏损。即便此后几年扭亏为盈,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依旧低迷。2018年首次收购新视界眼科时,光正眼科已经连续五年扣非净利润亏损。
2018年新视界眼科并表,光正眼科期末商誉由1.48亿增加至6.21亿元,同时原股东方作出业绩承诺,2018年至2020年,新视界眼科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将分别不低于1.15亿元、1.32亿元、1.52亿元。
从履约情况来看,2018年至2020年,新视界眼科实际完成的业绩分别为1.16亿元、1.31亿元、0.53亿元,业绩承诺完成率分别为101.19%、98.9%、34.62%。三年下来,新视界眼科累计实现业绩不到3亿元,业绩承诺完成率75.08%,未达到业绩承诺,并触发业绩补偿条款。
而收购新视界眼科的近几年,光正眼科的主业获利能力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2018年至2020年,光正眼科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1.75亿元、12.85亿元、9.21亿元,净利润-7482.11万元、7266.54万元、4259.54万元,同比分别变动-1481.38%、197.12%、-41.38%。公司扣非净利润则依旧为亏损状态,且包括转型前在内已经连续八年亏损。
依靠同步进行资产处置取得的收益,今年前三季度,光正眼科实现营业收入7.79亿元,同比增长25.96%;净利润4599.71万元,同比增长51.74%;而扣非后净利润-2512.72万元,亏损额同比扩大98.79%。
此外,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光正眼科对于刚收购的义乌视光眼科医院的投资亏损为71.8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因对新视界眼科的业绩补偿存在纠纷,光正眼科将新视界眼科的原股东诉至法庭,要求新视界眼科的原股东分别向光正眼科支付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业绩补偿款及相关利息、诉讼费用。目前,此次诉讼暂未形成有效判决。
截至今年9月末,光正眼科账面仍存5.23亿元商誉,主要为收购新视界眼科时形成。这就意味着,如果新视界眼科经营状况持续不及预期,由此带来的商誉减值问题或将对光正眼科的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蔡嘉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光正眼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