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前三季度,公司经营现金流为净流出1.11亿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入0.50亿元。
对比净利润、经营现金流,二者背道而驰。经营现金流净流出,将导致公司现金流紧张。
超百亿投建资金哪里来
三维股份已经遇到了流动性紧张难题。
截至今年9月底,三维股份的账面货币资金为4.22亿元,较年初的3.33亿元增加0.89亿元。短期借款10.16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74亿元 、长期借款8.38亿元,长短期债务合计为20.28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11.90亿元,较年初的5.30亿元增加6.60亿元。
11.90亿元短期债务,4.22亿元货币资金(其中1.54亿元受限),公司存在较明显的流动性压力。
为了缓解流动性压力,三维股份正在筹划定增募资。
根据预案,三维股份拟向公司实际控制人叶继跃定增,募资不超过10亿元。本次定增,实际控制人叶继跃将获利不菲。
今年11月30日,公司股价为30.10元/股,较其定增发行价21.66元/股上涨了约38.97%。
本次定增所募资金10亿元,扣除相关费用后,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显然,从上述财务数据看,如果本次定增募资顺利完成,三维股份的流动性问题暂时可以有效改善。
然而,三维股份还面临着巨额资金投入。
今年6月21日晚间,公司曾公告称,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经济开发区低碳产业园管委会签署《投资框架协议书》,拟在乌海经济开发区低碳产业园投资BDO、PBAT、PTMEG新型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总投资130亿元,分两期进行。
根据公告,本次投建项目,是三维股份再一次跨界,进军可降解塑料领域。
对于本次跨界,市场质疑之声较大。对于这一新领域,三维股份既无人才也无技术。在公告中,公司坦承,本次投资项目,公司无前期技术积累,也尚未招聘核心技术人员和组建管理团队。
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没有资金。账面资金只有4亿元,要投资建设130亿元项目,巨大资金缺口如何弥补?
今年9月9日,三维股份披露的投资者调研报告显示,8月中旬,乌海项目取得了《项目备案告知书》,包括120万吨电石,公司正积极组建团队,推动能评、环评等前置审批工作,并落实工程设计、工程承包等关键第三方的遴选及谈判工作,筹划各种可行融资渠道,力争早日启动项目建设。
11月2日,公司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项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审查,并且一期的能耗指标已经落实,可以开工建设。乌海项目一期主要包括电石36 万吨/年、BDO30万吨/年等。公司后续工作就是获取土地、推动安评、环评等审批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资金方面,第一期资金40亿左右,公司计划通过自筹、资本市场融资以及银行融资等多种方式筹措。
由此可见,时间已经过去近半年,130亿元项目的一期项目,拟投资40亿元左右,至今仍没有着落。这意味着,该项目仍未取得实质重大进展。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魏度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三维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