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二位CEO,苏明瑞接棒之初颇为顺利,2017至2019年,苏泊尔均保持了财报业绩的稳步增长。但2020年遭遇疫情,使依赖线下零售客流量的苏泊尔遭遇重创,营收同比下降6.33%;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69%。
有市场人士认为,第二任CEO仅4年就进行更换,或与疫情对公司的冲击相关。虽然疫情使得小家电出现短暂性增长,但整体还是疲软态势,未来仍存巨大不确定性。
值得一提的是,前任CEO苏明瑞也曾拿过“1元股权激励”。
2017年,即苏明瑞上任CEO之初,类似的剧情也曾上演。彼时公告显示,苏泊尔以平均成本42.38元/股回购公司股份430万股,向182名激励对象以1元/股的价格授予股票,其中向高管苏明瑞、徐波、叶继德共授予49万股。
而在辞职交棒前,苏明瑞已将这笔“奖金”收入囊中。2020年7月8日公告显示,股东苏明瑞以竞价交易方式完成5.2万股减持,减持均价为79.2元每股,相当于套现412万元,权益变动后不持有苏泊尔股份。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若只针对部分高管做出的股权激励,还需考虑公平性和合理性的问题。2012年和2013年,公司也先后发布两次股权激励,均因未达成考核指标,或员工离职作废。
有自称员工的网友表示:“公司也没有那么大方,股权激励算下来才二十多万,且要三年后才能陆续拿到。到时候又是市场不开心,员工不买账。”
分析观点认为,苏泊尔因其外资大股东带来的“职业经理人”管理文化,热衷于发股权激励员工。而或因国内资本市场环境不同,也缺乏成熟的职业经理人体系,导致“金手铐”难以发挥“稳人心”的作用。
沦为外资“代工厂”?
从股权结构上看,苏泊尔是A股极少数“外资控股上市公司”。
2006年,苏增福家族将公司卖给经营历史超160年的世界小家电巨鳄—法国SEB集团,并在此后长达8年内,逐步完成套现离场,使得外资股东SEB集团获得80%以上的控股权。
SEB集团的全面接管,为苏泊尔带来了成熟的炊具和小家电体系,也带来了大量的稳定业务,使得苏泊尔成长为仅次于美的的国内小家电巨头之一。
但外资股东带来的大量营收只是硬币的A面,另一面则是“代工厂”般微博的利润。
财报显示,公司毛利率长期在30%出头,净利润率长期在10%出头,与小家电龙头40%以上相比,属于较低水平。原因是控股股东为公司主要客户,对其销售毛利率远低于正常客户的销售毛利率,利润更多转移到控股股东把控的销售流程,公司显得像在做“代工”。
另外,虽然苏泊尔现金流良好,却几乎悉数“分红”给了外资股东。
从财报数据来看,公司现金流长期稳定,且处于偏高水平。公司金额较大的现金流科目主要是主营业务收到的现金、近三年几乎没有变化,自由现金流一直大于零,造血能力很强。

图源:choice
与此相对的是,公司上市以来累计分红18次,累计分红金额为63.20亿元,分红率在大部分年份均超过40%。相当于大半利润都转移给了自2007年成为控股股东后,几乎没有减持过,持股保持80%以上的外资股东。
今年底,大股东SEB集团将迎来百亿解禁。市场担心,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12月21日消息,苏泊尔控股股东SEB集团持有最后一批的2.06亿股股份将被解禁,解禁市值超过120亿元,占总股本的25.52%。解禁后,苏泊尔流通盘将增加34.38%,流通股将占总股本的99.74%。
更重要的是,SEB集团此前公告中提出的“至少保留苏泊尔现有或任何未来总股本的25%”的十年承诺也将到期。投资14年,外资股东是否会考虑减持?
有分析人士认为,苏泊尔作为SEB集团手中的优质资产,暂时看不到大举减持或者清仓的可能性。但公司已然沦为外资大股东的附庸,缺乏实权与主动性,比较难找到一个能给公司带来新活力的职业经理人。
“按照苏泊尔股权激励的习惯,若能找到,也是二级市场股东买单发奖金,公司赚了钱又是大股东分红拿走。”其进一步指出,“公司本身质量不错,但对一般投资者不太友好。”
做了5年前十大流通股东,却在今年三季度果断清仓的张坤,或许也已给出市场心目中的一种答案。
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苏泊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