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下公司的资金状况,上述公司负责人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公司的资金管理一贯遵循‘宽备窄用’的理念,不将未来现金流的安全边际建立在对于市场行情的乐观估计上,公司对于发展过程中可能面对的资金情况变化具有充分的应对措施。”
然而在猪周期“深跌”阶段,能否抗住猪价的压力,保持资金供给,对于牧原股份将是巨大的考验。
此前牧原股份曾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漏,明年的资本开支可能在30亿-40亿元水平。但对于未来的资本开支,牧原股份尚无更明确计划,相关资本开支有可能根据市场环境与经营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增减。
“公司会根据外部环境及生产经营情况变化及时做好现金流管理,根据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债务比率、利率保障倍数等指标,适时、适度地调整资本开支规模,控制发展节奏,保障公司健康发展。”该负责人说道。
持续下降的成本优势
2021年以来,随着猪价下滑,牧原股份一直致力于降低生猪养殖成本,并实现了成本的持续下降。据上述公司负责人透露,目前牧原股份的商品猪完全成本已经下降到15元/kg以下。
对于这种持续性的成本优势,该负责人表示:“公司目前养殖成绩较自身历史最优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公司将以完全成本持续下降作为2022年度成本端的目标。现阶段,优化公司内部管理水平带来的养殖成绩提升依然是下阶段成本下降的主要来源。公司将通过提升人员整体能力、推广优秀场段经验、重点攻关落后场区、子公司等措施,降低公司内部养殖成绩离散度,实现整体养殖成本的下降。”
据了解,牧原股份预计2021年底建成生猪养殖产能将超过7000万头,目前公司生猪存栏量在3600万头左右,现阶段公司月均出栏量保持在450万头水平。
对于公司下一步的经营部署,上述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持续优化经营管理,提升育种技术,加强营养管理、疫病控制、环境控制等,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标准化管理,提高生产成绩,降低养殖成本。同时,公司将通过不断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优化人员培训方案、加强管理干部综合素质培养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人员效率,降低公司成本,进一步提高盈利能力。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 王悦 徐芸茜 北京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牧原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