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下滑、关店频繁等
多重难题待解
“可以说目前公司业绩已跌入谷底。从三年前的二流珠宝企业已经沦为现在的四流珠宝企业。”对于当下上市公司业绩表现,马峻表示非常担忧。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0年,莱绅通灵营收分别为19.64亿元、16.63亿元、13.19亿元和12.27亿元;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09亿元、2.10亿元、1.46亿元和1.04 亿元。可见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呈逐年下滑态势。2021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净利略有所好转,分别同比增长23.23%、9.91%,但盈利水平已退至上市之初的一半。
同时,近年来莱绅通灵的关店频率也一直保持高位。2018年-2020年分别关店133家、186家、112家。
记者注意到,2017年,为改变市场对公司“平民珠宝”的印象,莱绅通灵曾尝试通过王室IP的加持推动品牌升级。2017年4月份,莱绅通灵出资435万欧元收购已有160多年历史的比利时王室珠宝供应商Leysen珠宝公司81%股权,以期推动公司由大众珠宝品牌向奢侈品升级。
“收购境外知名品牌可以推动品牌与产品升级,但公司收购金额偏小。品牌能否对公司带来实质帮助值得深思。”况玉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易主后
董事会或将“大换血”
从时间上来看,沈东军独掌上市公司控制权仅8个月后,这位“霸道总裁”就痛失公司控制权。12月6日晚,莱绅通灵发布公告称,董事会收到沈东军递交的书面辞职报告,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总裁职务。
“正常情况下,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是会重新改选管理层。请辞总裁职务也许只是一个开始。”有不具名法律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今年4月份,马峻方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待公司股权关系尘埃落定后,会邀请离职高管回归,参与公司日常事务管理。12月7日,马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前述计划不变,且已基本筹备完成。”
面对当下诸多顽疾,管理层要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建议,“珠宝行业发展关键在于设计。其供给端难大展拳脚,但需求端具有弹性,所以必然抓住当下时尚流行元素,吸引用户流量。”
“无论是什么品牌加持,最关键的还是要提升自己产品与品牌的段位,需要有耐心,走捷径恐怕难以持久。尤其是在国家快速发展、日益强大背景下,广大消费者的民族文化自信也很强,这对于培育民族品牌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况玉清表示。
来源:证券日报 记者 曹卫新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莱绅通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