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披露,进入2021年后,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呈现逐季递增趋势,由2021年第一季度的4.40亿元一路增至第二季度的5.41亿元和第三季度的6.38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总体虽有所增长,分别为12.39亿元、18.33亿元和15.77亿元,但与此同时,该公司各年度的净收入分别为35.47亿元、60.01亿元和61.30亿元。
由此可知,2018年至2020年期间,每日优鲜的履约费用率呈降低趋势,即由2018年的34.94%降至2019年的30.54%和2020年的25.72%。不过进入2021年,在履约费用同比递增的同时,该费用率也转头向上,时至2021年第三季度重新升至上市前的“三字头”,达到30.06%。
对于今年第三季度履约费用的增长,每日优鲜在财报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履约订单的数量增加,以及产品员工人数增加交付、仓库运营、质量控制和客户服务人员,以进一步提高履行能力。
另一方面则是同比增幅均在五成以上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一般及行政开支以及技术与内容的成本,分别达50.47%、158.12%和66.34%。粗略计算,每日优鲜今年第三季度的履约费用与上述提到的三项费用合计高达12.31亿元,占该公司当季度净收入的58.03%,该比重较上一年同期增长近8个百分点。
每日优鲜2021年前三季度各季履约费用及履约费用率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招股说明书及公司财报
新业务何时才能反哺?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除了按需DMW(分布式迷你仓)业务以外,每日优鲜还在智能生鲜市场和零售云服务方面有所布局,并分别于2020年9月和2021年开始启动相关项目。
据财报数据披露,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每日优鲜已签约在中国18个城市运营73个智能生鲜市场。其中,13个城市中的52个智能生鲜市场已经开始运营;而另一边的零售云业务,每日优鲜已与11家超市签订合同,为其提供零售云服务。
需要注意的是,从收入端来看,每日优鲜上述的两项业务目前尚未发力,通过在线平台销售产品仍占据该公司收入大头,且2021年占公司当期总净收入的比重呈现逐季递增趋势,即由第一季度的97.55%一路增至第二季度的97.87%。时至第三季度该比重上升至97.94%。至于该部分收入,则同比增长48.1%至20.78亿元,与此同时,每日优鲜同季度的其他收入仅有四千多万元。
那么,分别布局、投入了一年多和半年多的智能生鲜市场以及零售云服务两项业务,何时才能反哺?随着运营成本的进一步加大以及公司所处生鲜电商赛道竞争的愈发激烈,每日优鲜未来是否需要加快该两项业务的投入产出速率?针对相关问题,《投资时报》研究员电邮沟通提纲至该公司相关部门,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公司回复。
来源:投资时报 研究员 吕贡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每日优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