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也是如此,我们通过受限资产得到了进一步验证,花园集团受限资产占比近三成。
截至2021年3月末,花园集团受限资产总额81.94亿元,占当期总资产的29.79%,其中货币资金5.91亿元,存货1.73亿元,固定资产18.23亿元,无形资产2.11亿元,投资性房地产53.95亿元。值得一提的是,截止今年三季度末,花园集团有息债务超过81亿元。
与此同时,大股东对于花园生物的质押比例近70%。

如果随着上市公司主业增长乏力或出现其他不可预测的情况,质押股市值达到警戒线,就可能要求大股东补仓,直至平仓线下还未解决的,质权人则有权强行平仓,使股价进一步下跌。这种高质押诱发的平仓爆仓风险需要投资者随时关注。
综上,我们也可以看出花园集团也存在两层压力,一是大股东资金需求压力;二是高质押平仓风险压力等。
对于压力,可能是来自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上急切需求等等。在上市公司与股东多重压力下,事情是否又会出现转机呢?这就不得不提此次高溢价收购的关联资产花园药业。
大股东一箭双雕:短期增厚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估值 同时获得上市公司资金
而就在大股东与上市公司面临多重压力下,花园药业的大幅提升的盈利能力似乎使得事情又出现一些转机。
花园药业成立于2001年8月,注册资本6200万元,主营业务以化学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拥有片剂、硬胶囊剂、茶剂、小容量注射剂等多种剂型的生产线,均通过了GMP认证。
公告称,花园药业专注于心血管、神经系统等慢性疾病领域复方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花园药业的主要产品有缬沙坦氨氯地平片(I)、左氧氟沙星片、多索茶碱注射液、硫辛酸注射液、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阿奇霉素分散片和罗红霉素胶囊等36个品种。花园药业子公司润嘉医疗以眼科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目前已取得干眼综合治疗仪的批准证书。
2020年以前,标的资产花园药业业绩还处于亏损阶段。2020年全年,其实现营业收入4471.22万元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亏损1.3亿元。
然而,今年前三季度,花园药业出现大幅盈利,其实现的营业收入猛增至3.13亿元,净利润为盈利1.2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1.13亿元,经营现金流净额为2.62亿元。
对此,公告解释称,2020年亏损,主要是由于花园药业尚处于投入阶段,经营业绩尚未得到释放。随着2021年以来花园药业4个产品中选国家药品集中采购,经营业绩因此大幅增长。
大股东资产收购左氧氟沙星片、多索茶碱注射液均进入第四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首年
(2021年5月-2022年4月)约定采购量5500多万片(支),含税收入可达2.67亿元。根据其公开预计2021年度其营业收入2.5亿元,利润8000万元,对照三季度业绩实际表现看可以说已经大超预期。
大股东将这一块盈利资产装进上市公司体内,又将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首先,从上市公司角度,将花园药业装进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业绩增长获得新增量,短期业绩增长压力将会明显缓解。
其次,从大股东角度,将盈利的资产装进上市公司,大股东将大幅提升其资产价值。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资产将会获得一定的估值溢价,我们通过市值=估值*净利润的估值框架就可以看出。换言之,非上市盈利一块钱,放进上市公司体内,通过二级市场估值,将会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估值空间,目前花园生物动态市盈率19倍左右。因此,可以看出,将花园药业装进上市公司,对于股东资产价值提升将十分明显。
与此同时,大股东高溢价将资产转给上市公司,一旦交易获得通过,其未来将会获得上市公司超过10亿元的现金使用权。
一方面,大股东将关联资产装进上市公司增厚其业绩同时提升其资产价值;另一方面,通过资产转让获取了上市公司资金获得一定流动性支持。这次高溢价收购,大股东可谓“一箭双雕”。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次关联交易目的,公司称,由于花园药业拥有完备的医药行业资质、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团队、成熟的销售网络, 因此本次交易有助于公司在现有维生素 D3 产业链基础上高效、快速地向下游医药领域纵向延伸, 有利于拓宽公司的业务范围, 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进一步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故意压低利于业绩完成还是业绩可持续性成长一般?
花园生物净资产1.16亿元,相较10.7亿元的评估值,溢价9.54亿元,溢价率高达826.30%。如果不是同一控制下的收购,将会产生超过9亿元的商誉,而作为关联收购,相关溢价计入资本公积,不在商誉体现。
对于高溢价,大股东也做出了相关业绩承诺。
本次股权转让的业绩承诺期为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对应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1.1亿元及1.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业绩承诺似乎明显过低,标的公司今年前三季度标的净利已经超过1亿元, 而2022年业绩承诺仅为1亿元。
评估报告显示,其预测花园药业2021年10-12月、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2026年及永续年度营业收入分别为1.28亿元、4.91亿元、4.98亿元、5.36亿元、5.73亿元、5.89亿元及5.98亿元;预测净利润分别为3071.58万元、9895.40万元、1.1亿元、1.19亿元、1.28亿元、1.3亿元及1.3亿元。
从评估预测值也可以看出,其近年业绩增长性似乎一般。
过低的业绩承诺与一般增长的业绩预测,这究竟是利于大股东业绩目标如期达成,还是标的资产未来可持续性成长存疑呢?
对于集采药,在集采中标周期其业绩似乎有一定保证,但是合同到期是否还能中标,则需要看标的资产的稀缺性及同行竞品进入壁垒等综合考量。
根据资产评估报告,花园药业的四个中标产品里,缬沙坦氨氯地平片(I)、多索茶碱注射液在2021年2月中标,中标周期为一年;左氧氟沙星片在2021年2月中标,中标周期为三年;硫辛酸注射液在2021年6月中标,中标周期也是三年。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关联溢价收购资产属于普药,并非高壁垒这种创新型药,换言之,对于壁垒较低的产品或行业,其竞争一定激烈,集采到期能否续约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即长期看对于上市公司存在一定风险。
集采带来的业绩爆发能否延续?专业人士表示,“要看集采的中标周期有多长,以及集采到期后公司能否继续中标。公司中标的药品都比较普通,如果到期之后没有继续中标,或者中标厂家扩容,竞争者变多,那公司的业绩就没有保障。”
因此,此次交易短期可能增厚上市公司业绩提升EPS,但是长期看,业绩能否持续性高增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假如标的资产的集采到期不能续约,那对于上市公司业绩将会产生毁灭性打击,这值得广大中小投资者高度警惕。
来源:新浪财经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鹰眼预警/夏虫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花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