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基因的故事接下来要怎么讲?
近期,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300676.SH,以下简称:华大基因)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报告期内预计营收、净利双下滑。
作为2020年最炙手可热的“抗疫”概念股之一,显然,这份中期业绩预告让市场失望了,预告发布第二日华大基因低开低走,股价逼近100元。
虽然华大基因稳坐“基因测序”龙头的位置,但上市后的华大基因的股价却如坐上“过山车”一般。先是“人设”几次崩塌,股价跳水;后是抗疫先锋,股价翻倍。那么股价起起伏伏的背后,这家企业的价值究竟几何呢?
疫情buff消失:业绩下行,股价腰斩
华大基因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预计2021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5亿元至37.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8.71%至14.8%,归母净利约10亿元至12亿元,同比下降27.34%-39.45%;基本每股收益2.45元至2.94元。
具体来看,一季度营收为15.6亿元,同比增长97.6%,净利润5.2亿元 ,同比增长274.9%;以一季度净利润测算,二季度营收19.4亿元-21.9亿元,同比下滑34%-42%,净利润4.8亿元-6.8亿元,同比下滑55%-68%。
华大基因回复《每日财报》求证中表示,2021年上半年,因全球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和服务单价下降,公司基于新冠相关的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收入,较2020 年同期的爆发式增长有所下降。但基于常规业务相关的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了大幅增长。此外,如肿瘤防控、感染防控相关业务样本量和收入较上年同期实现增长。
然而与华大基因同是基因检测行业的迪安诊断、热景生物等在2021年上半年新冠检测业务均在持续高速增长,与之相比,华大基因的解释略显苍白。

制图:每日财报
其实早在2016年,华大基因总营收、净利润增速就已开始下滑。2016年至2019年,华大基因分别实现总营收增速29.79%、22.44%、24.13%及10.41%。2019年,华大基因净利润同比下降28.53%,出现负增长。
后来,得益于新冠疫情带来的抗疫类产品和服务需求,华大基因2020年的营收和利润均取得了较大增长,值得注意的是,除去2020年疫情刺激因素,华大基因近年来营收均未超过30亿元,所以新冠疫情防控创造的需求面临着“是否能够持久”的质疑。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
7月15日,华大基因低开低走,股价逼近100元。截至2021年7月27日收盘,华大基因股价报96.58元,较历史股价最高点199元跌去了51.5%。事实上,今年以来华大基因的股价都在不断下行,这也或许是二级市场对华大基因新冠相关业务是否可持续的质疑。
神话已不再:业务承压,可持续存疑
2017年,华大基因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曾连续收获18个涨停,创下千亿市值神话,一度被视为"基因界的独角兽"。
《每日财报》了解到,华大基因的主营业务包括生育健康基础研究、肿瘤防控及转化医学类服务、感染防控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多组学大数据服务与合成业务、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等。
其中,生育健康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服务是华大基因的收入引擎之一,包括多种单基因病无创产前检测、超声异常组织高深度全基因组测序等。2019年其占营收的占比为42%,然而近年来,这项主要业务增长陷入了疲软。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华大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