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来看,2021年1月至6月,正邦科技累计销售生猪699.68万头,同比增加156.72%,规模仅次于牧原股份,仍位居行业“老二”;累计销售收入177.38亿元,同比增长65.59%。显然,猪价持续下跌,部分抵消了生猪产能释放所带来的收入增长;同时,公司降本能力如何,也会对净利润产生直接影响。
正邦科技2018年以来各季度归母净利润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wind
完全成本不占优势
事实上,在7月14日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正邦科技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在保证规模的同时,降成本是首要任务。
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1年第一季度,正邦科技集中淘汰80万头低效母猪,仔猪成本约890元/头,养殖完全成本约21.6元/公斤。而在第二季度,包含淘汰低效母猪在内的完全成本,预计在19.9元/公斤左右;若剔除淘汰低效母猪,育肥猪完全成本19.55元/公斤。较一季度,该公司完全成本有所下降,不过,对比行业内可比公司,正邦科技的成本优势并不明显。
2021年一季度,牧原股份商品猪完全成本为16元/公斤,且预计下半年时点或阶段性达到14元/公斤的成本目标。温氏股份(300498.SZ)生猪养殖完全成本约30元/公斤;年底出栏量上来后,目标为20元/公斤以下。大北农(002385.SZ)自繁自养的全成本为18元/公斤左右,外购猪苗不到19元/公斤。而内地供港活大猪前三大供应商之一的东瑞股份(001201.SZ),一季度商品猪养殖完全成本约20元/公斤,且预计2021年年底育肥猪的完全成本可达17元/公斤—18元/公斤(全口径)的水平。
如若剔除温氏股份一季度成本异常波动因素,今年一季度,正邦科技与大北农、东瑞股份几乎都处于19元/公斤—20元/公斤水平。同时,相比牧原股份而言,正邦科技完全成本尚有近4元/公斤的差距。
另外,还需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正邦科技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分别为-36.58亿元、-14.54亿元、-0.11亿元;截至2021年3月末,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5.88亿元,较期初减少51.23亿元。那么,在国内生猪价格下降、淘汰低效母猪等因素影响下,上半年预亏对该公司流动性会产生多大影响,还待正邦科技财报出炉后方见分晓。
来源:投资时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正邦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