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沦落至此?
上世纪80年代,背靠独特的地理优势,晋江与鞋服产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家庭式作坊”,到引入外资、贴牌生产,再到自主品牌,闽系鞋服企业可谓占据了国内鞋服市场的半壁江山。安踏、贵人鸟、九牧王等众多耳熟能详的品牌,均诞生于晋江。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安踏通过收购FILA、跨界国潮,顺利完成转型升级,成为与李宁齐名的国民运动品牌。截至6月7日,安踏股价报收159.7港元/股,市值突破4000亿港元。
与安踏比起来,贵人鸟、九牧王、七匹狼则相形见绌。贵人鸟身处退市边缘,九牧王、七匹狼陷入品牌老化僵局。
鞋服纺织品牌分析师、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品牌老化,其实就是消费者老化,福建男装品牌主营商务男装,其原有的50后、60后受众群体,逐渐老化,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70后、80后、90后又有新的平价男装推陈出新,购买体验触达更加多元。
此外,七匹狼等男装品牌,还曾因质量问题被公开点名。
今年3月,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2020年度广东省鞋类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情况的通告。
通告显示,广东省市监局对128家企业生产的共14类230款鞋类产品质量开展了监督抽查,涉及广东、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直辖市)。抽查结果显示,共75家企业生产的112批次鞋类产品不合格,其中包括七匹狼、九牧王、柒牌等多家福建知名品牌。
昔日的国民男装,为何沦落至此?
资深服装行业从业人士陈东木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主要在于缺乏对新市场的了解,或者说虽有了解,但没有迎合新的消费群体。
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显示,90后、00后等“新生代”成为消费中坚力量。当90后等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如何虏获消费者的心成为传统男装品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陈东木看来,随着90后、00后逐渐变成消费中坚力量,他们对服装的要求更看重款式,品牌影响力次之,因此能看到某个网红款一夜爆火。针对这种现象,传统服装品牌都在努力尝试转型,包括七匹狼、李宁、安踏等,但结果很明显,相较李宁、安踏,七匹狼、九牧王等品牌的转型是失败的,究其原因,七匹狼等企业在产品方面款式老旧,经营模式缺乏创新,并且他们在做大之后,大搞地产、金融等跨界,分散了精力。
路在何方?
曾几何时,以七匹狼为代表的服装品牌,见证了国产男装的辉煌时刻。如今,随着传统销售渠道逐渐消失,电商渠道迅速崛起,消费升级,七匹狼、柒牌、九牧王等面临品牌老化、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七匹狼等传统男装品牌,路在何方?
程伟雄表示,福建传统商务男装在定位上偏精英商务阶层,对场景的要求也偏白领、金领,这个层级的消费年龄在30-40岁之间,和主流的时尚、休闲、运动品牌相比,消费群体有一些距离。同时,在渠道变革上,福建男装群体更加落后,传统总经销、总代理的渠道模式制约了传统男装品牌在渠道多元化上的积极主动,这也导致了品牌、产品、渠道(门店)在和消费者的沟通交流上,跟不上年轻人需求。
为此,程伟雄认为,在技术、用户迭代的背景下,传统男装品牌需要在品牌、产品、渠道等定位上更加精准,在服装设计上也要下苦功夫,拥抱核心用户群。“国产男装品牌目前在本土男装中低档市场有一定的声音,但在中高档男装市场本土品牌依然在艰难摸索阶段。”
盘和林表示,在服装领域,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服装的核心在于设计和品牌,都需要人才培养和品牌调性上的积累。七匹狼未来还是会走子品牌用户分层,走向高端,但是积累的过程会很漫长,企业需要保持耐心。
还有分析人士称,七匹狼想转型,首先要做的就是聚焦,把业绩不好的板块砍掉,尤其是将定位与七匹狼不符合的板块给独立出去,把精力聚焦在七匹狼服饰上,但要避开李宁、安踏等运动品牌,开创符合当下年轻人的七匹狼服饰。
“自2013年以来,服饰行业逐步进入关店和调整周期,各公司的渠道战略已经从‘扩张’转向‘升级’。门店的数量扩张不再是第一要务,门店的服务质量、客户体验成了核心竞争力。”七匹狼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为了顺应新的消费趋势,公司从产品、文化、人才、服务、渠道等多个方面,向数字化转型升级进行探索。
但效果如何,有待时间检验。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杜一兰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