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报数据显示,该公司总运营费用从上年同期的8.0亿元增长至13.3亿元(约合2.037亿美元),同比增加66.2%;总运营支出占净收入比例为92.4%,上年同期为79.1%,同比增加13.3个百分点。
其中,营销和营销费用从上年同期的5.57亿元增长86.7%至今年一季度的10.4亿元(约合1.591亿美元),占总净收入的比重也从55.0%增长至72.1%,严重吞噬了公司利润。
对于营销和销售费用的高速增长,逸仙电商将之归结为对新品牌的促销和消费者意识建设投资,以及测试新流量获取渠道效果的花费。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近年来逸仙电商的销售和营销费用都在持续增长。招股书和2020年年报显示,2018年—2020年,其销售和营销费用分别为3.09亿元、12.51亿元和34.12亿元,分别占当期总营收的48.69%、41.28%和65.24%,也即公司将近一半的收入用来做市场推广,其营销力度可见一斑。
尽管在化妆品行业中,营销费用占比高是正常现象,但即便是逸仙电商的对标对象——欧莱雅集团,在过去几年的营销费用占比也从未超过30%。
研发投入占比仍较低
与高额营销投入相对应的是,该公司研发投入占比仍较低。
据招股书和2020年财报显示,2018年—2020年,逸仙电商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64.1万元、0.23亿元及0.67亿元,占总收入的比重(研发费用率)分别为0.4%、0.8%和1.28%。
今年一季度,逸仙电商的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的1220万元同比增长127.05%至2770万元(约合420万美元),研发费用率也同比增加了0.7个百分点至1.92%,公司将相关费用的增加解释为人事成本和股票薪酬费用的增加,但研发投入仍难以与公司的高营销投入相比。
与市面上其他品牌采用的OBM模式(自建工厂,研发、生产、销售均由品牌方独立完成)不同,逸仙电商采用的是代工厂模式,这一模式的好处是可以有效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性价比,但同时会因难以把控质量出现品控问题。
目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完美日记的投诉共有249条,主要涉及客户对产品过敏但商家不处理、旗舰店中奖不发货、旗舰店发出的货物与所购商品详情页不符等问题。
截至今年3月末,逸仙电商在全球范围内拥有75项专利,其中包括36项发明专利,不过部分正在转让过程中。
在线下布局上,截至今年3月末,逸仙电商已在全国110多个城市运营了245家体验店,并计划在未来两到三年持续扩大规模。
截至3月末,逸仙电商持有现金及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43.3亿元(约合6.603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57.3亿元,减少14亿元。
来源:投资时报 研究员 卓玛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