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内地收入作为支柱,却不积极拿地的九龙仓集团似乎有些矛盾。
“我们追求的是回报和风险的平衡。”九龙仓集团主席吴天海在2020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内地楼市今日的回报相对于风险,不比我们在香港做类似的投资好。”
但事实上,九龙仓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国内地发展物业作出的贡献。
7成收入来自内地
3月9日,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全年业绩。
报告称,九龙仓2020年全年收入209.97亿港元,同比增长24%;营业盈利111.04亿港元,同比增长41%。
九龙仓集团在内地的收入主要分为投资物业和发展物业两部分。在地产开发方面,2020年全年收入112.22亿港元,同比增长59%;投资方面,2020年全年收入42.01亿港元,同比增长7%。
据此计算,九龙仓集团有7成收入来自内地。

此外,在中国内地发展物业销售方面,如按应占份额计入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九龙仓集团在2020年确认收入176.58亿港元。同时,九龙仓在内地实现合约销售额174亿元,超过150亿元年度销售目标16%。
剔除地产业务,九龙仓其他业务板块业绩表现不佳。酒店收入3.96亿港元,下跌25%;物流收入25.66亿港元,下跌1%。
按照这个逻辑,九龙仓大概率会加大对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投入。
知名地产分析师严跃进也向观察者网表示,随着内地经济的复苏,预计九龙仓后续会在内地追加投资。虽然此前也有压缩此类投资的计划,但预计经过这轮疫情后,其对于内地投资的意愿会增强,也有助于增强九龙仓后续业绩的提振。
不过,吴天海在业绩会上表示,由于内地住宅市场价格受到控制,压缩九龙仓边际利润,从而影响回报。在追求最适当的回报和风险的平衡下,九龙仓在内地招拍挂市场出价是比较审慎的。
出价审慎自然在很多时候都投不到地。资料显示,在2018年斥资181亿在内地共购入了12幅土地后,九龙仓集团2019至2020年两年内从未在公开招拍挂市场出手。截至去年年末,九龙仓在内地只拥有280万平方米的土地储备。
和保守的内地市场不同,九龙仓在香港屡次砸下大手笔。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九龙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