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家居家纺市场因此需求萎靡,业内头部企业的业绩纷纷遭受挫,但富安娜却实现逆袭增长,原因又是什么?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公司可能存在削减营业成本等方式实现业绩增长的迹象,“富安娜今年业绩虽然有所增长,但得益于‘节流’,通过裁员、促销、涨价等方式去提振收益,不过‘节流’操作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
拓展家具市场却遭市场冷遇
面对疫情影响,家居纺织行业表现持续萎缩,富安娜此前于2018年上半年开展的新业务(家居家具系列产品)的业绩也不尽人意。
《投资者网》翻查公司财报发现,公司曾于2018年上半年从房地产渠道开始推进“美家战略”,报告期内美家旗舰店已开业12家,面积共超过1.3万平方。从2017年至2018年,家居业务在公司总营收中的占比从2.92%增加到3.42%,仅多了0.5%;2019年团购和家居业务占比则为10%。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上半年,公司电商渠道的营收占比为42%,经销商营收占比23%,直营门店的占比27%。换言之,公司的电商营销渠道为公司贡献超过四成的销售收入。
《投资者网》于2月21日浏览富安娜天猫旗舰店发现,在其家居业务中,家具系列全部共七款布艺沙发组合套装的月销售量均为1,累计评论量总计仅13条。而公司在京东的自营旗舰店则并无家具系列产品,即便是春节这样的家具购物旺季,其销量也是寥寥无几。
也就是说,富安娜布局了近两年多的家具产品似乎并受到市场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那么,富安娜扩展家居业务美家战略的原因是什么,是否因主营业务产品盈利能力减弱,试图通过扩充品类来实现更多的收益?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家具及家纺行业可以说是地产产业链后周期行业,2020年以来,监管加强对房地产调控力度,在“房住不炒”原则及房企面临“三道红线”重压下,融资成本提高,整体销售面积有所下降,这势必会对家纺及家具行业造成传递效应带来一定的影响,加之,富安娜在家具行业并无较深沉淀,长期而言,是否能够在家具行业中获得一定的认可度、分得一杯羹,市场对此并不看好。
知名市场分析人士、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向《投资者网》表示,“家纺行业向家居系列发展算是向下游拓展,但是这只是企业站在自身的角度来看市场空间延伸,却不是消费者的角度出发,而作为买方市场决定市场的关键因素是消费者,这并不以企业意志为转移。”
他还指出,家具行业内的消费决策主要是价格主导,而非品牌主导,“这是因为,家具产业技术很成熟,各家之间的差别并不明显,因此品牌效应的影响力较小。其次,家纺和家具的联系很低,富安娜等于是进入一个全新产业,并没有太多成本优势。目前,家具行业内部已经就够‘红海’的了,富安娜的优势在家纺,很难说服买家纺的用户同时买家具。可以从销量上可以看出,富安娜没有让已有的家纺客户转化为家具客户的能力。”
来源:投资者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富安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