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这并不是元隆雅图第一次高溢价并购。2018年9月,元隆雅图收购谦玛网络60%股权时,收购增值率为913%,交易对价为2.08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的收购资金一多半来源于变更IPO募投项目的资金,彼时元隆雅图刚上市一年,募投项目进度缓慢、未达预期效益。
通过两次高溢价现金并购,元隆雅图账上的货币资金大幅减少,此次并购甚至“掏空”公司。
连续的高溢价并购也令公司商誉高企,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元隆雅图商誉为1.71亿元,占总产的13.72%。此次收购有花果传媒,公司将确认2.65亿元的商誉,届时商誉占总资产的比值将超过30%。
董高监轮番减持
元隆雅图的业绩“看上去很美”。2017-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收8.19亿元、10.52亿元、15.72 亿元、13.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91%、28.36%、49.46%、34.85%;分别实现净利润0.71亿元、0.94亿元、1.15亿元和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2.19%、30.92%、22.79%、43.48%。
不过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2017-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末,元隆雅图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价值分别为2.69亿元、5.02亿元、5.76 亿元和5.39 亿元,分别占期末总资产的37.62%、49.93%、43.51%、43.33% 。公司称因业务模式及客户结算周期长等原因导致应收账款金额较高。
与业绩走势相同,元隆雅图的股价也经历了大幅上涨。2017年,公司股票发行价为14.48元/股,2018年5月最高涨至58.69元/股(未复权),上涨三倍;复权后于2020年1月最高涨至28.72元/股(前复权)。截至12月9日,公司股价为24.86元/股。

来源:wind
在业绩、股价皆增长的情况下,元隆雅图董事、高管、监事纷纷减持手中股票。wind显示,自2018年首批限售股票解禁以来,公司共发布了8次减持预披露公告,减持的人员包括总经理、9名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监事会主席、多名董事、监事等,减持原因基本为个人资金需求。
董高监因个人资金需求减持股票本无可厚非,但公司绝大多数高管轮番减持、集体减持的行为极易打击投资者的信心。
此外,在减持过程中,元隆雅图还因信披违规遭到监管。据2019年7月31日的公告,元隆雅图副总经理饶秀丽减持期间过半时未及时披露减持进展,且未在减持计划期限届满后的两个交易日内及时披露减持情况,深交所依据法律法规发出监管函。(来源:新浪财经 公司观察)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元隆雅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