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盛硅业(603260.SH)已经连续6个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下滑了。
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63.2亿,同比下降3.4%;实现归母净利润7.2亿,同比下降16.3%。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为28%,基本维持上年水平,净利率为11.4%,同比降低1.8个百分点。
除了业绩下滑,合盛硅业的存货周转天数从2018年底的97天增至2020年三季度的136天;截至2020年9月30日合盛硅业短期借款高达27亿,同期货币资金仅4亿元,偿债压力较大。
然而,2020年三季度高毅资产增持合盛硅业264万股,已进入前10大流通股东之列。这样一家业绩下滑、货卖不动、资金紧缺的公司,为何吸引了高毅增持?背后是否有投资机会?
周期高点扩建,债务压力大
硅价下滑,现金流吃紧,依靠再融资“补血”。
合盛硅业,成立于2005年,2017年上市。其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及销售工业硅及有机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
工业硅和有机硅占据了合盛硅业近99%的营收比重。2019年,工业硅营收50.38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56.37%,有机硅营收38.03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42.54%。
工业硅指由硅矿石和碳质还原剂,在矿热炉内冶炼成的产品,主要成分为硅元素。工业硅是多晶硅(应用于光伏行业、半导体)、有机硅、合金材料的重要原料。
有机硅是对含硅化合物的统称,主要分为硅橡胶、硅油、硅树脂和硅烷偶联剂四大类,在建筑、电子电气、汽车、日化和纺织等产业广泛应用,大约有8000多个品种,被称为工业味精。
硅是个强周期行业,雷霆之威、雨露之甘,合盛硅业可谓感受颇深。
在上市前以及初上市的一年里,硅价上涨,带动合盛硅业的业绩和股价双双上涨。2015-2018年,其营业收入从36.14亿元增至110.76亿元,3年复合增速为45%;净利润从2.58亿元增至28.52亿元,3年复合增速为123%;毛利率从29.19%增至40.84%,提升10个百分点;净利率从7.13%增至25.74%,提升18个百分点。
然而,随着硅价从2018年进入下行区间,合盛硅业的市值也从2018年5月巅峰的544亿元,一路下跌几近腰斩。也正是从2018年下半年开始,合盛硅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开始放缓,至今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已连续6个季度同比负增长了。

也许是16-18年时有机硅价格上涨喜人给了合盛硅业扩产的动力。2018年5月,在有机硅价格最高点时,合盛硅业发布公告,拟在新疆石河子投资20万吨/年硅氧烷项目(有机硅),预算44.1亿元,预计2021年建成。
如果说硅价下滑是导致合盛硅业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那么在行业周期顶部扩建,则给合盛硅业后面的债务高企埋下了伏笔。
随着硅价下降,合盛硅业的现金回流不及预期,2018年投资建设的在建项目,没有足够的自有现金流支持来建设,这使得借款大幅增加。截至2020年9月30日,合盛硅业负债率达50.72%,有息负债金额达46.56亿元,占总资产的25%;流动比率从2018年底的0.81降至0.53;速动比率从0.39降至0.2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资金压力之下,合盛硅业不得不定增募集资金。2020年5月其公告拟向实控人罗氏家族成员非公开发行股票,募资2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如果发行顺利,合盛硅业的短期偿债风险将得以消弭。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合盛硅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