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梳理林春光的资本脉络发现,近年来其曾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就在收购莎普爱思不久前,林春光刚“套现”了其唯一的眼科医院,而接手的正是其旗下上市公司光正集团(002524.SZ)。
此前1月5日,光正集团发布公告,将以现金形式收购上海新视界49%股权后,将其变为全资子公司,交易金额为7.41亿元。2018年6月,光正集团发布公告收购上海新视界眼科51%的股权,在此次交易完成后,林春光及其三家联同关联方合计套现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次交易标的评估值分别为12.23亿元和14.75亿元,增值率分别达805.22%和969.90%。彼时,这笔交易被称为林氏在资本市场上最大的动作。
对于林氏家族而言,此次莎普爱思能否顺利收购泰州妇儿医院,决定着其套利“神话”能否延续。经济学家宋清辉分析认为,莆田系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他预计莆田系控制莎普爱思之后,还是会回到莆田系的老本行医疗服务行业。
“神药风波”重挫业绩
曾几何时,莎普爱思的“白内障,看不清,莎普爱思滴眼睛”、“模糊滴、重影滴、黑影滴”、“明亮眼睛,幸福晚年”等广告词,常常在电视上映。借此,莎普爱思的业绩曾于2016年达到巅峰,其滴眼液销售额更是录得7.5亿元的佳绩。
不过好景不长,自从有专家指出其广告涉嫌虚假宣传后,莎普爱思的日子便开始不好过。2017年12月6日,国家监管部门发出通知,要求莎普爱思于三年内拿出滴眼药临床实验的一致性评价结果,如果不能顺利通过,莎普爱思滴眼药就不能再在市场上销售。
据此,莎普爱思应在2020年11月底前完成滴眼药临床实验的一致性评价。不过从目前情况看,这一目标恐怕难以达成。据相关媒体报道,自2017年计划试验以来,莎普爱思滴眼液相关一致性评价试验工作仅招募到一位受试者,且刚刚入组。

来源: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
对此,上述分析师告诉《投资者网》,莎普爱思对于其滴眼液可以延缓白内障的表述的确不够明晰,如果临床实验结果未出,很可能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目前并没有看到莎普爱思大力发展眼科类药品的动作,也不排除公司想要战略放弃的可能。
雪上加霜的是,除了滴眼液,莎普爱思另一王牌产品强身牌四子填精胶囊亦遭到市场诟病。2019年3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指出其广告语存在违规播出提高性功能药品的问题,要求相关机构立即停播相关版本的广告。
在此期间,莎普爱思的业绩亦持续恶化。2018年净利首亏1.26亿元,扣非净利亏损1.56亿元;2019年扣非后净利润仍亏损3869.79万元,主要依靠非经常性损益收入4655.51万元才避免被“ST”。
目前,莎普爱思经营业绩仍处于亏损状态。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8亿元,同比下降47.93%;净利润为-0.15亿元,同比下降156.66%;扣非净利润为-0.49亿元,同比下降482.53%。公司解释称,疫情影响,莎普爱思滴眼液等产品销售收入再度下降。
在业绩冲击下,莎普爱思的股价也一路走弱,从2017年年底的22.73元/股重挫至如今的9元/股左右,区间跌幅达约60%。截至10月9日,公司总市值约30亿元,较2017年的逾70亿元,蒸发了逾40亿元。
此前不久,莎普爱思还经历了一次高层人事大换血。据其8月13日发布的公告称,创始人陈德康将正式卸任莎普爱思董事长一职,原董事会其他三位董事、三位独立董事以及两位监事也同时辞职。而接任者则多数由养和投资推荐,并具有丰富的眼科经验。
在“莆田系”的带领下,莎普爱思是会顺利摆脱困境,还是会陷入更深的泥潭?《投资者网》将持续关注。(来源:投资者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莎普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