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业绩对赌期届满,朗依制药2019年的净利润更直接下滑至2811.84万元,同比缩水约74%,金城医药再次计提2.89亿元商誉减值准备。
财报显示,2019年,金城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7.95亿元,同比下降7.09%;归母净利润2.03亿元,同比下降22.9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仅6462.19万元,同比大幅下滑74.25%。
2020年一季度,金城医药业绩略有回暖,实现营业收入6.51亿元,同比微增2.57%;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长3.02%。
目前,朗依制药还余下7.33亿元“悬而未爆”,北京锦圣手握金城医药近1/4的股权,犹如烫手的山芋。
退出未果
事实上,这已不是北京锦圣首次试图“清仓”金城医药。由于已经进入清算期,北京锦圣急于退出变现,四处寻找接盘方。
第一个现身的买家是A股医药上市公司德展健康(000813.SZ)。2019年9月,北京锦圣曾与德展健康就其持有的金城医药25.05%股权转让事宜达成《框架协议》。双方初步协商按照每股21.36―26.40元的价格区间进行转让,交易总对价预估在21亿―26亿元之间,支付方式为现金。
双方签署框架协议当日,金城医药收盘价正好是21.36元,总市值约84亿元,转让价格略有溢价。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德展健康与北京锦圣之间早有关联。据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在北京锦圣的合伙人之中,德融资本占35.64%的份额。而德融资本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正是德展健康的实际控制人张湧。事实上,德展健康借壳天山纺织上市时,背后也不乏东方高圣运作的身影。
尽管是“老朋友”,但这桩“A吃A”的交易预案并不被看好。经过3个多月的协商,双方就具体合作事项未能达成一致,北京锦圣的股权转让告吹。
此后,北京锦圣于2020年5月和6月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785万股,持股比例由25.05%下降至23.06%。减持后,北京锦圣仍然是金城医药的单一第一大股东,与控股股东控制的股权比例非常相近。
目前,金城医药的控股股东金城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赵鸿富、赵叶青合计持有23.64%股份,比北京锦圣多出0.58%。由于此前进行重大资产重组时,北京锦圣曾作出放弃7.41%表决权的承诺,两者的表决权差距实际达到7.99%。
“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有限制,只能慢慢减持,不符合北京锦圣快速退出的需求,还会对上市公司的股价造成影响。后面还是要找人接盘,以协议方式转让。”前述资深医药研究员向时代周报记者指出。
这也引发了外界对金城医药实际控制权的担忧。金城医药亦在公告中坦言,如果有受让方一次性受让北京锦圣持有的全部股权,则可能导致该受让方与金城实业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相近的情况出现。未来如果该受让方继续增持或金城实业一方减持,则有可能出现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把股份拆散了转让的可能性比较大,每家接5%―10%。”上述金城医药相关负责人向时代周报记者回应表示,“如果真有大的买家进来,首先,这个股权比例还不构成控制;另一方面,进来之前不跟上市公司沟通也是不现实的。”
网上竞拍转让股权的方案也落空之后,北京锦圣马不停蹄地抛出减持计划。
7月7日晚间,金城医药公告称,北京锦圣计划于7月29日至2021年1月28日在二级市场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777.34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
来源:时代周报记者 章遇 发自深圳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金城医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