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子,班尼路!
那时候能穿一身真维斯出街,绝对是真正的潮人。
可惜好景不长。
1996年,由于快速扩张,管理失控,市场竞争加剧,用户审美疲劳等原因,真维斯面临了销售的滑铁卢。
但这和当年随时倒闭的揭不开锅相比,不算什么问题。
杨勋对真维斯的品牌进行了重塑,不再引领潮流,而是降价,主打基本款,做人人都能买得起的快时尚品牌。
纵观世界服装领域,这么做的品牌不少。
但真维斯是第一个在国内这么做的,时代的红利又来了。
杨氏兄弟总能力挽狂澜,或者说,总能赶上时代。
巅峰时期的真维斯,有超过2000家门店,营收在2012年达到了49.59亿港元,出现了一众真维斯的追随者。
大量80后和90后,都曾是真维斯的拥趸。
甚至清华大学都有“真维斯”楼,虽然负面评价居多,但依然代表了品牌影响力。
6
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
时代是变的,消费者也是变的,改变来临的时候,不会有人通知你。
很多品牌出问题是花里胡哨的操作太多。
但真维斯不是。
真维斯没有做错什么,他们只是什么都没做。
什么都不做,在这个时代,也等于是错。
随着大量的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消费者开始迅速分层。
高端用户从来和真维斯无缘。
普通中产沉迷平价基础款的优衣库,快时尚的HM与Zara,欧美风的GAP,GUESS;轻奢的zegna,Tommy Hilfiger;
追逐个性化的年轻人去找各种各样的国潮以及个性品牌。
下沉市场中的用户则更加直接倾向于快鱼这种超级便宜大碗的品牌,当然现在逐渐拼多多了。
大家都在用服装来展示自己的个性,而真维斯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个性。
人人都知道真维斯,但也仅限于知道而已。
虽然用户追逐的品牌线更加丰富,但这里面,没有给真维斯留位置。
年轻人变成了中年人,有资格选更好的。
孩子们长成了少年,追求更多的个性。
小孩子则根本不知道真维斯。
尽管论及产品质量和做工用料,真维斯是超越一分钱一分货的水准,但谁还需要一件衣服穿3年5年呢,质量成了服装中最不重要的环节。
设计和品牌营销才是核心,品牌要会来事儿,负面曝光也是曝光。
这次的杨氏兄弟,似乎失去了那种追逐时代的神奇本能。
真维斯没有跟上这波浪潮,当年靠着创新性的格子牛仔裤起家的真维斯,第一次好像跟不上时代了。
于此同时,电商的崛起,对于主打线下门店的真维斯,则是另一重打击。
整个经销体系都在被电商打穿,网购时代的用户,前所未有的聪明,抹平信息差之后,毛利根本支撑不了门店的费用和租金。
至于库存,库存是噩梦。
真维斯的噩梦持续了7年。
近7年,关闭门店超过1300家,裁员近6000人。
大梦不醒,一生将去。
7
近日,真维斯澳大利亚公司宣布进入自愿托管程序,近日进入破产清算管理程序,管理层将研究所有的可能性,包括重组和出售。
当然,在进行破产管理程序期间,真维斯还会继续运营。
很多人直到这时候才意识到,真维斯原来真的是起源自国外的品牌,而自己买的很多所谓国外品牌,和真维斯一比,很多品牌的血统都有绿帽子的问题。
但是太晚了。
真维斯的故事,只是那个年代那批品牌的缩影,曾经辉煌过,但现在逐渐没落,无人问津,唯有面临死亡时才会被人想起。
同期出道的品牌们,也面临着相同的状况,被消费者遗忘。
更本质的是被时代所遗忘。
为了打破时代的认知,有时候需要更为极端的出圈,李宁和中国李宁,361度和361国际线,匹克和态极,不怕负面,只怕无人理会。
比死亡更可怕的,是遗忘。
寒冰的另一面,则是电商的火热。
年关将至,各路电商节日又开始造作了,人们的热情和注意力,早已悄然完成了改变。
越来越恐怖的GMV,越来越眼花缭乱的营销活动,越来越花样百出的消费主义,越来越新的流通环节。
今年的直播电商又重构了人货场,虽然品牌多数赔钱赚吆喝,但不赔这个钱的,连吆喝声都无人听见。
进亦忧,退亦忧。
一边是死亡的线下门店,一边是如火如荼的电商流量,只闻新人笑,不问旧人哭。
虽然新人也是强颜欢笑。
因为更新的新人,已在梳妆打扮,静待上场。
消费者们也开始逐渐厌倦了这一切,这个新人,脸上也有了皱纹,有了变旧的趋势。
上一轮的技术革命,革了线下门店的命。
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又蓄势待发,现在戏台中央的人们,随时有可能一夜间被新的红人替代。
但商业的魅力,就在这里。唯一可知的,是不可知。
真维斯的今天,或许是很多当红者的明天。
时代抛下你,与你无关。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来源:微信公众号“半佛仙人” 作者:半佛仙人)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真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