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司机提现难的问题,此前去年5月份,易到曾发布公告称,已开启新一轮的车主提现,车主提现将在十个工作日内分批解决。据悉,易到本次是从大股东韬蕴资本处获得数千万资金用于解决司机提现问题。
易到方面称,未来仍将持续筹措更多资金及提供更多的提现方案,以求妥善解决提现问题。
但是,在第三方投诉网站上,关于无法提现的问题到去年7月份一直居高不下,至今已经持续8个多月。
近日,易到用车宣布“混合支付”全面上线。乘客除现金支付外,还可使用现金余额方式进行支付,车主收入100%实时到账,提现无需等待。
1月2日,长江商报记者用易道APP叫车,最后支付后显示一共142元,司机到账可提现106.34元,不过该司机还有在几千元在账上未能提出。
值得注意的是,易到用车的上海分公司因2019年年初司机提现问题已关门搬离。京沪两地办公点已人去楼空。
2019年10月12日,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执行裁定书显示,法院确认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名下有银行存款,但均已被他案冻结,可用余额不足人民币2000元,不足以清偿债务。法院从2019年9月10日对公司法定代表人采取限制消费措施,限制其实施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深陷资金困局
有分析称,资金链的断裂,直接导致易到用车如今难以运营的局面。
公开资料显示,易到用车早在2010年就成立,比滴滴成立时间还早两年。作为国内网约车“鼻祖”之一,业务覆盖国内外190余座城市。官网资料称拥有超过4000万用户和600万车主。
彼时易到颇受资本市场欢迎。天眼查资料显示,易到目前一共经历了11轮融资。在2014年的D轮融资中,易到还获得了新加坡政府领投的1亿美元。
2015年10月,乐视用7亿美元买下了易到70%的股份,取得控股地位。而就在短短半年后,乐视的资金危机爆发。易到创始人之一周航曾公开指责是乐视造成了易到的危机,他在声明中称“易到当前确实存在着资金问题,而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原因是乐视对易到的资金挪用13亿”。随后,易到再次易主,2017年6月,韬蕴资本接手成为易到控股股东。
而2019年2月,韬蕴资本CEO温晓东在朋友圈发文称,因接手易到而与乐视反目。温晓东表示,2017年,贾跃亭以乐视网“生死攸关”向他求救。韬蕴资本入主易到后,却发现易到整体负债由乐视承诺的20余亿元飙升到近50亿元。
此后,易到曾尝试与阿里、顺丰寻求合作,但也都不了了之。提现、提取余额一直成为司机以及顾客与易到用车的一场拉锯战。
“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仅仅是将过去租车用车的需求,通过网络进行了长尾收纳,加上原本这个赛道不宽,势必让其资金链一直紧张。拓宽赛道,而不是用花式‘扣押金’的方式去寻找增量市场,才是关键。”一位互联网分析师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易到用车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模式很摇摆,如果过于偏向商务用车,则在中国还没孵化成熟,如果面向普罗大众,则势必在更有性价比优势和多元化选择的共享出行如滴滴等面前,难以打开市场。唯一对于易到用车来说,可依仗的是服务,即专业且让用户更加放心的服务体验和可能由此衍生的增值服务,来拓宽商务用车本来狭窄的赛道,特别是从共享出行手中将商务需求的流量池争夺过来。”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江楚雅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易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