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与蒙牛、伊利、光明比肩的三元股份,现在已经多年不依靠主业提升业绩了。
自2009年收购三鹿以来,三元股份开始向京津冀之外的区域开拓市场,同时进行新业务探索,收购湖南太子奶、建设上海三元,同时在江苏、安徽、浙江等地布点,乳制品与非乳制品并行发展……
不过,如此急切的扩张市场和业务探索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因此,三元股份的销售费用逐渐攀高,但业绩却不见好转,自2009年起,公司的扣非净利润便陷入持续亏损之中,直至2017年,其扣非净利润累亏9.16亿元,多年来依靠政府补助和北京麦当劳的投资收益过活。
此期间,三元股份还因在河北省设立两家奶粉事业部,让公司一度陷入管理混乱之中。同时,此前布局的上海、湖南等地也是接连不断的亏损……
2018年,三元股份收购了法国Brassica Holdings公司,布局植物食品,加上此前收购的北京艾莱发喜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称“艾莱发喜”),其冰淇淋业务为公司贡献了较高的净利润,才使得三元股份在连亏9年之后真正迎来业绩的增长。
不过,虽然三元股份的业绩实现了增长,但是公司对于政府补助仍依赖性较强。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实现2.05亿元,同比增长近五成,但其中1.05亿元来自于政府补助。
而在此情况下,三元股份还在不断为子公司做担保。11月20日晚,三元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为控股子江苏三元双宝向连云港东方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辛农场支行担保贷款980万元,担保期限一年。算上此次担保金额,三元股份对外担保总额达21.64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43.57%。
扣非净利润连亏9年
2009年,三元股份让子公司河北三元收购三鹿,当时被业内认定为“蛇吞象”式收购,而事实证明三元股份也确实没能成功消化掉三鹿,自2009年起,公司的扣非净利润开始出现亏损。
2009年-2017年,三元股份9年累亏9.16亿元。而公司之所以一直留在资本市场,不过是依靠政府补贴和北京麦当劳的投资收益维持而已。
在2009年收购完成之后,三元股份不再满足京津冀市场,全国市场扩张与业务探索开始并行发展。
2008年,三元股份完成了常温奶、低温奶、干酪奶粉、送奶到户四大事业部为主体的架构整合搭建工作。
2009年,三元股份最先在上海成立上海三元,尝试八宝粥和植物蛋白饮料业务,为公司非乳制品的发展布局。2010年,三元股份以上海三元为核心,继续在江苏、山东、安徽、河南、浙江等地布点,建立华东事业部。
2011年,三元股份又参与了湖南太子奶重整计划,将太子奶纳入麾下,补充了公司在乳酸菌领域的市场份额。
不过,急切的扩张并未给三元股份带来业绩增长,相反,为了打开市场,公司不得不在营销上大笔投入。
数据显示,2009年,三元股份的销售费用高达5.31亿元,同比上年增长了164.29%,管理费用增加至1.36亿元,同比增长105.49%。而同年,仅河北三元一家子公司的净利润便亏损1.38亿元。
2010年,河北三元依然没有盈利,但是公司的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却居高不下。三元股份也意识到销售费用过高的问题,在当年财报中坦言,为使河北三元扩大市场份额,公司投入销售费用过高,同时表示,河北三元的人力成本过高,人均销售额和产出都较低,公司将缩减费用。然而,在当年节约各项费用的情况下,三元股份的销售费用依然高达4.93亿元,管理费用攀升至1.52亿元。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三元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