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二股东涉诉未披露 锦盛新材转创业板IPO募资额缩水

  企业IPO从一个板块转战其他板块的情况并不少见,但拟募资额缩水的情况并不多。

  近日,浙江锦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锦盛新材”)更新了申报稿,离创业板上会更进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锦盛新材创业板IPO的拟募资额减至2.93亿元,相较主板IPO时缩水超过一成(3490万元)。

  1

  股改前,“巨量”股权转让

  据了解,锦盛新材主要从事化妆品塑料包装容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产品为化妆品容器,按照产品用途可以分为膏霜瓶系列产品和乳液瓶系列产品。

  从股权结构来看,锦盛新材实控人为阮荣涛和其妻高丽君,夫妻两人合计控制锦盛新材46.82%的股权。

  2017年6月21日,锦盛新材报送主板申报稿,开启了A股的IPO之路。

  主板申报稿显示,锦盛新材2014年至2016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35亿元、2.58亿元、2.8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473.36万元、2262.42万元、5269.98万元。

▲锦盛新材财务摘要 数据来源:主板申报稿

  此前主板IPO,锦盛新材拟募集资金3.28亿元,用于三个方面,分别为年增产15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技改项目、年产4500万套化妆品包装容器新建项目、研究开发中心建设项目。

  为了募集资金,锦盛新材发行不超过2500万股新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25%。以此计算,锦盛新材达到拟募资额时的估值应高于13.11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锦盛新材变更为股份制有限公司的时间为2016年12月,即进行主板IPO申报前半年。

  在股份制改革前,锦盛新材在2016年还进行了多次股份转让(均无股份支付费)。在这些转让中,有两个事宜特别引人注目。

  最近的一次股份转让发生在2016年7月,锦盛新材实控人将7%的股份转让给其拥有38.22%出资份额的锦盛投资。这次转让,锦盛新材当时整体估值为2.53亿元。对比之下,2017年6月锦盛新材主板IPO时估值目标高于13.11亿元,前者只是后者的19.27%。

  如果说,这次股份还是转让给实控人控制的公司,那么,转让股份更多的一次,则是实控人转让给第三方投资者。

  2016年4月,锦盛新材实控人将锦盛新材25%的股份转让给上海立溢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下称“上海立溢”),作价4200万元,彼时锦盛新材的整体估值更低,只有1.68亿元。

  从上海立溢的股权结构来看,李晋出资比例为60%、陈志瑛出资比例为39%。剩余的1%则是由上海立溢的基金管理人上海立功股权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下称“上海立功”)出资(上海立功的法定代表人为陈志瑛)。

  关于李晋和陈志瑛的具体信息,锦盛新材并没有在申报稿中予以披露。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显示,陈志瑛于2002年11月至2010年12月担任上海科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上海科丰”)管理部总经理。巧合的是,陈志瑛“前东家”——上海科丰早于上海立溢一个月前成为了锦盛新材的股东。

▲上海立功摘要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

  上海科丰在2016年3月以1320万元的价格购入锦盛新材7.84%的股份,通过增资方式成为锦盛新材的新股东。此次增资每股价格与上海立溢买股相同,彼时,锦盛新材的整体估值也为1.68亿元。

  上海科丰的股权结构是:昌海峰持股84%、徐忠平持股16%。申报稿显示,昌海峰在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任上海立功的副总经理,于2016年3月起任锦盛新材的董事。申报稿并未披露徐忠平的具体信息。

  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上海立溢和上海科丰合计持股达32.84%,和实控人夫妻合计控制46.82%股权相距不远。为何在申报主板IPO前一年,锦盛新材接连“低价”引入上海立溢和上海科丰?对此,IPO日报向锦盛新材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还未收到回复。

  2

  曾因业绩“不自信”终止审核

  值得一提的是,锦盛新材终止主板IPO发生在“撤单潮”期间。

  证监会官网于2018年1月5日披露对锦盛新材主板申报稿的反馈意见,于2018年3月30日终止对锦盛新材的审核。

  从大背景来看,证监会官网显示,2018年全年共有217家企业主动撤销IPO申请,撤单潮在2018年3月达到了巅峰,一个月内多达79家企业撤销IPO申请,而2017年全年仅有146家企业撤回了IPO申请。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这是因为2018年审核趋严,导致越来越多“不自信”的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此外,也与2018年年初发布的“IPO被否3年内不许借壳”重组新规不无关系。如果企业IPO被否,在3年之内就不能借壳上市,但是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那么企业就多了一个借壳上市的路径。

  IPO日报发现,锦盛新材的“不自信”或源于其业绩。

  锦盛新材彼时最近一年(即2017年)的归母净利润为4287.29万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4142.7万元,均不足5000万元。

  按这个业绩,锦盛新材要想通过第十七届发审委委员的审核有些困难。

  IPO日报曾统计,第十七届发审委共审核主板企业127家,从最近一年的归母净利润来看,利润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过会率只有22.22%,利润在5000万元至1亿元区间的过会率为41.67%,超过1亿元的企业过会率则为78.05%。

▲第十七届发审委过会情况摘要,数据来源:IPO日报统计

  另外,锦盛新材主板IPO达到拟募资额时的估值应高于13.11亿元,这也意味着,其预计发行市盈率最低也有30.58倍。

  截至11月26日,东方财富显示,除科创板外,2018年和2019年共有222家企业登陆A股,其中有149家(占67.12%)的新股发行市盈率处于22.9倍-23倍范围内。只有4家的新股发行市盈率超过了23倍,这一比例仅为1.8%。

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锦盛新材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







    Copyright © 2003- 浙ICP备13037369号-2 红商网REDSH.com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