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大件快递业务的强劲发展确实使得德邦股份在上市首年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该公司2018年的营业收入达到230.25亿元,同比增长13.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00亿元,较上年增长28.1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4.56亿元,增幅达45.29%。
但好景不长,从标点财经研究院携手《投资时报》根据2019年中报数据对A股上市公司扣非净利润降幅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来看,虽然德邦股份2019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65%,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较去年同期减少65.61%,为1.05亿元。更加糟糕的是,如果扣除1.04亿元非经常性损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只剩下103万元,降幅高达99.49%。
《投资时报》研究员查阅该公司2019年半年报发现,德邦股份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来自于政府补助和投资收益。其中,计入当期损益的补助达到7340.46万元,委托他人投资或管理资产的损益达到4607.73万元,二者合计值占到非经常性损益总额的114.37%,且超过了当期净利润。
“踩雷”风险
当然,这两方面的收益来源均不具有稳定性,即便是政府补助也存在政策变化风险。至于对外投资,除了收益率不固定之外,还存在“踩雷”的风险。
2019年7月16日,德邦股份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宁波德邦基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认购的投资理财产品发生逾期,1.6亿投资资金存在延期兑付风险。这笔资金对于德邦股份来说并不是一笔小数目,占到最近一期(2018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22.86%。
进行理财投资的同时,德邦股份还在大量举债。年报显示,该公司2018年和2019年上半年的短期借款分别达到10.01亿元和14.24亿元,应付利息分别为586.67万元和316.88万元。截至2019年6月30日,该公司正在履约的银行借款合同共计19项。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自德邦股份上市后,其控股股东已多次质押手中的股权以获取资金,但并非用于缓解公司日常经营的资金压力。据统计,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崔维星已经累计质押其持有的3440万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股票,占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数的79.98%,占公司总股本的3.58%。再加上德邦股份的控股股东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德邦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向外质押的9000万股有限售条件流通股股票,崔维星及其一致行动人已累计质押公司12440万股股份, 累计质押占一致行动人持股总数的16.95%,占公司总股本的12.96%。
公告方面称,上述质押融资的目的均为股东的个人融资需求,而且未写明具体的融资金额。尽管该公司表示,股权质押风险可控,不会导致公司实际控制权发生变更,但控股股东多次质押股权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不会是“利好消息”。
截至10月16日,德邦股份上涨3.46%以13.74元/股收盘,但仍较52周高点回落37%。
来源:投资时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德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