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之辉的历史盈利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1—4月,明之辉实现营收分别为2.91亿元、3.98亿元、1.18亿元,净利润3548.97万元、4900.70万元、1961.09万元。
《报告书》约定,若实际盈利情况未能达到承诺净利润,业绩承诺方首先以股份方式补偿,其次以现金方式补偿。为此,对业绩承诺方在此次交易所取得的海洋王股票,安排了分期解锁条款,具体为:2019 年度、2020年度、2021年度,如果达到业绩承诺标准,则可转让或交易不超过其持有的全部股份的30%、60%、100%。
两个质疑接踵而来:这些条款设置能否覆盖或保证业绩承诺的实现?交易对手方为保证实现业绩承诺拟采取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在《报告书》对明之辉情况介绍中,有一个情形备受关注,今年8月,也就是在《报告书》披露的一个月前,明之辉存在资产剥离及转移债务情形。具体为,将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街景整治亮化工程项目剥离给内蒙古新能源,后者同时受让人深圳市超频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7名债权人持有公司7474.08万元债务。
《报告书》显示,明之辉于2017 年10 月对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街景整治亮化工程进行施工建设,项目于2017 年12 月基本完工。但部分分项工程未签署协议,无法进行工程进度款结算,存在相关经济利益流入企业不确定的风险。为优化明之辉的资产结构,避免对明之辉未来持续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对于该项目未签署协议的分项工程所涉及的资产和债务进行整体剥离和转移。
上述操作完成后,对明之辉的资产和负债影响的金额均为7474.08万元,分别占资产和负债的17.59%、34.26%,明之辉资产负债率下降至51.35%。
完工时间早在2017年12月,剥离却在此次交易的前一个月,在一些券商分析人士看来,此番处理应该是为了此次交易。从《报告书》披露的进行剥离交易的主要原因来看,明之辉在未签署协议即开始施工,为什么?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明之辉内控制度是否存在缺陷?
除了这些对明之辉内控方面提出的质疑,深交所还担忧明之辉除了该项剥离项目外,其他工程项目是否也存在无法结算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
销售费用维持在四成高位
作为特殊照明行业的民营企业,海洋王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也算起起伏伏,一直能维持盈利状态,但由于并不具备足够的核心竞争力,经营业绩难言靓丽。
数据显示,2018年,海洋王实现营收12.53亿元,净利润1.90亿元,非常巧合,净利润的数据与2011年的数据一样,而营收数据2018年还低于2011年13.23亿元的体量。
《投资时报》研究员在梳理过往的业绩历史数据后发现,2011年—2018年的业绩数据就如一个下半圆图形:净利润从2011年开始下滑,2015年跌入低谷,之后恢复增长,2018年重回2011年水平。
较为明显的一个趋势是,自2016年以来的恢复速度在不断减缓。2016年、2017年、2018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65.47%、36.61%、25.00%,上半年进一步下降为18.31%。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海洋王的经营现金净流量首次为负数。
在海洋王的历史数据中,销售费用一直高企,侵蚀了不少利润。数据显示,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中期,海洋王销售费用分别为3.85亿元、4.27亿元、4.98亿元、2.39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41.61%、38.92%、39.75%、43.46%,一直维持在超过或接近四成的高位。
令投资者与业界都非常关注的是,海洋王维系企业和遍布全国的销售人员,之间是一个被称为有些“畸形”的销售模式。2018年财报显示,海洋王有10个行业事业部,事业部下设有133个服务中心,服务中心下属有800余个服务部,销售人员达1819人。
为了扭转经营的纠结态势,早在2016年底,海洋王就筹划并购扩张以提升竞争力。彼时,海洋王拟以1.17亿元的价格收购浙江沪乐51%的股权。
对于收购浙江沪乐,海洋王表示不仅有利于公司开拓舰船用照明灯具,进一步完善业务布局,还有望借助浙江沪乐具备军工背景,分享军工市场的发展机遇及红利。
然而,筹划两年半,期间数次停牌,还专门获取了国防科工局的审查通过,最终受股价大幅下跌、净现金流出现负值、市场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今年7月10日海洋王 “无奈”放弃了这一笔收购。
来源:投资时报 研究员 李浥尘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海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