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事特用各种办法筹钱。2019年4月,易事特拟发行优先股总数不超过10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中不超过8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不超过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2019年6月,易事特同意全资子公司开展融资租赁业务并为其提供总额不超过5.15亿元的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另外,易事特拟向东方集团借款,借款总额不超过35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2019年年初至4月23日,公司向东方集团累计发生的借款金额共计8012万元,需支付的借款利息金额为280.57万元。
但大股东也缺钱。2017年11月,东方集团将其持有的公司股份8650万股质押给国信证券,此后,东方集团对上述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分别补充质押了400万股、800万股、400万股、750万股、1000万股。到期后,2018年11月、2019年2月、5月,东方集团与国信证券分别就上述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进行了展期,购回日延期至2019年11月,股票质押数量共计1.2亿股。目前,东方集团共持有易事特56.19%的股份,累计被质押的数量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近八成,占公司总股本的45%;东方集团、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累计被质押的数量占其持有公司股份总数的八成,占公司总股本的52%。
于是,东方集团计划在2019年4月25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三个月内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比例的3%。减持原因很明确:归还股票质押融资,以降低股票质押比例。
另外,易事特全资子公司易事特电力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也引进东莞市上市莞企发展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莞发投资”),拟以现金方式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莞发投资还将提供借款支持。按协议披露,签订后15个工作日内,莞发投资将支付不超过1亿元的股权投资预付款或提供融资款。
15亿元合同疑云
2019年1月下旬,易事特发布公告,公司与广西忠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忠德科技”)签署了《忠德粤桂云数据中心BT合同书》。合同金额预计约15亿元。
忠德粤桂云数据中心项目位于粤桂合作特别实验区,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初步建设规模为1万个机柜(5000个4KW,5000个8KW),最终数量按照机房设计图纸(双方后续补充附件确认)为准。
在营业收入持续下滑的情况下,15亿元的合同是易事特非常需要的,但这是一个需要垫付资金的项目,易事特资金已经非常紧张,接了这个项目,资金就更加紧张了。
易事特表示,“忠德科技经营情况良好,信用优良,具备良好的履约能力。”但天眼查显示,忠德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17年1月5日的小微企业。2017年缴纳社保人数2人,2018年缴纳社保人数23人。
忠德科技其他中标项目的金额并不大。2018年7月,忠德科技中标“太阳能路灯采购”,中标金额29.83万元。2019年6月,忠德科技中标“苍梧县改善义务教育学校课桌椅、架床及苍梧第一初级中学教学、生活设备采购项目”,中标金额1612.62万元。
2018年12月,忠德科技因为“公示企业信息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这样的忠德科技扛起了15亿元的粤桂云数据中心,无疑是小马拉大车。易事特能否顺利按合同收到15亿元,还是未知数。
收缩爆发性增长神器?
2012年,易事特爆发性增长神器——外购分布式发电配套产品正式亮相,当年贡献收入950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67%;毛利率8.63%,贡献毛利820万元,占比2.65%,之后开始爆发性增长的神奇之旅,谱写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双双增长的美好故事。2013年至2017年贡献收入分别为2.28亿元、7.72亿元、23.51亿元、35.94亿元、44.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89%、39.18%、63.85%、68.52%、61%。从2012年的9000万元到2017年高达44.78亿元,暴增46倍。且毛利率上升之势无可阻挡,2013年至2017年毛利率分别为6.68%、8.57%、8.37%、9.88%、12.13%。
虽然毛利率不高,但量大,贡献的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
到了2018年,该业务全年的收入只有10.64亿元,同比减少34.14亿元,减少幅度高达76.24%。如此巨额的减量,易事特在2018年年报中轻描淡写“光伏产品集成因公司前瞻性战略调整,业务有所收缩”。由于该业务锐减,易事特2018年总体营业收入只有46.52亿元,同比减少了26.66亿元。
按此前数据来看,这项业务毛利率越来越高,体量越来越大,贡献利润越来越多,这项业务扩展非常容易,赚钱非常轻松,易事特到底基于什么战略把该业务收缩了?
2018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该业务营业收入11.78亿元,但为何2018年全年只有10.64亿元?是上半年存在多确认收入的情况,还是下半年没有销售?按这样的情形,业务不是“有所收缩”,而是放弃了?
此外,外购分布式发电配套产品几次更名,在2015年更名为“外购光伏产品”,2016年变更为“光伏产品集成”。
神奇的崛起,到莫名的收缩,易事特的这一产品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秘密?
“高端电源装备”又是什么?
2015年之前,易事特的营业收入分“UPS 电源设备(分布式发电产品以外的电源)”以及“分布式发电”两大行业,2015年开始变成了“高端电源装备”以及“新能源”,这一变,连年增长的好势头来了。2014年“高端电源装备”业务营业收入下滑2.23%、2015年增长13.78%、2016年增长33.25%、2017年增长68%、2018年增长25.73%。从2014年的8.91亿元增长至2018年的28.61亿元,成为易事特第一大业务。
2016年年报对“高端电源装备”业务的描述是,以高端电源装备系列产品为基础,提供IDC数据中心等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应用于基础电源设施建设、智慧城市建设及数据中心等,公司结合多年积累的核心技术优势,积极探索和采用BT、BOT及建设自运营的多种合作模式,市场稳步增长,其销售收入为13.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25%。
2017年年报对“高端电源装备”的描述是,凭借长期的技术沉淀与创新和在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广电、百度、腾讯等优质IDC数据中心项目的经验积累,公司高端电源装备、智慧城市与IDC数据中心业务竞争优势凸显,市场业务进一步打开,带动整体业绩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公司IDC数据中心业务销售收入为22.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7.75%。
但2017年“高端电源装备”营业收入22.76亿元,比所描述的数据高出1528万元,其中差异又是什么?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特约作者 路漫漫/文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易事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