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的魅族
“今年魅族动荡很厉害,现在白李杨(白永祥、李楠、杨颜)都走了。”一位魅族内部人士对《Wise财经》说。
魅族管理层的变动直接导致员工士气低落。二季度末三季度初魅族公司被一层乌云所笼罩,甚至没人敢大喘气。
2015年的黄章对魅族还是有信心的。“2014年黄章一次开会时说要引入资本,后来李楠找到阿里,才有了那次投资。”一位前魅族中层对《Wise财经》透露。
之后,魅族首次引入最大投资方阿里,后者为魅族注入了5.9亿美元的强心剂,自此,魅族开始疯狂扩张,员工一度达到4000余人。
黄章决定大干一场。
魅族高层的决心一旦传下,没人敢动摇军心。魅蓝系列正是在此时应运而生,同时,这也是魅族副总裁李楠开始展露手脚的开始。
同样是在2015年,乐视手机开始在手机市场发起攻击,它的出现一举打乱了魅族在市场上的节奏。
深感威胁的魅族开始发动反击。仅在2016年便召开了11场发布会,共发布14款新产品。与此同时,魅族开始逐渐弱化魅族MX系列,扩充旗舰PRO产品线,停止Metal产品线,以E系列取而代之。
李楠的机海战术深深地影响了魅族品牌,魅蓝也成为了当时在市场较为畅销的千元机系列。“自从融资后魅族花钱大手大脚,感觉不是再花自己的钱一样,光发布会一场费用就在千万元左右,十一场大概就花掉了一亿多。”一位魅族前品牌负责人说道。
在黄章“退休”的那几年,魅族一直安稳于温水中,只是它不知道世界变化的速度之快,温水总有一天变成沸水。
一位魅族前员工称,“这两年魅族没做什么事,都在内部整顿,元气都损伤在了自己人身上。”
2018年,魅族科技人事动荡,内部发生内讧,旗下笔戈科技关闭,杨柘、白永祥、魅族高级副总裁、Flyme事业部总裁杨颜离职、大规模裁员,这让魅族在竞争激烈的2018年再度失去了市场。
同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前四名分别是华为、OPPO、vivo、小米、苹果,魅族的市场份额从16.8%直降10.6%。而2019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更是再次萎缩,同时魅族的身影彻底从排行榜中消失。目前,中小手机品牌生存空间在急剧缩小。
温水里的黄章虽然选择再度出山,调整了魅族公司的整体架构和打法,但最终效果甚微,它依旧在以十年前的模式运转。
2016年初,魅族科技创始人黄章在公司年会发表新春致辞时表示,魅族2016年的目标为“稳增长,创利润,挺进IPO”。而时任魅族科技总裁的白永祥同样也提及将会进行IPO,目标是2017或2018年,上主板是白永祥对于魅族的期盼。
但就目前来看,白永祥无法等到魅族上市,其在2018年中便匆匆退场,仅随其后的是魅族市场营销负责人杨柘和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杨颜。
同样是2017年,魅族线下专卖店关闭达500多家,如今又被曝出魅族线下专卖店各省市将仅保留2-3家。
消失的渠道
“我们好多人都转做其它品牌了,魅族的货早就清了。”一位在中关村的经销商告诉《Wise财经》,他跟一些伙伴早已在去年年中清完了最后一批魅族手机,同时其已不在不做魅族品牌。
而魅族在北京的专卖店也在大幅缩减,由之前的7家缩减到了4家,撤销了房山和怀柔两大远郊区的专卖店。
除了北京,其它省市也在纷纷关店。对于魅族大规模关店现象,魅族专卖店前店员对《Wise财经》感慨,“其实两三年前专卖店就已经在陆续关停,产品不行,线下又没有利润,还要维持店面成本支出。”
分布在各地区的专卖店开始转让,一些专营魅族产品的专卖店开始改头换面,成为华为或OV的专卖店新址。《Wise财经》注意到,原来在北京一家魅族专卖店早已改头换面,取而代之的是蓝绿交错的OV品牌。
其实,魅族专卖店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早在2018年中便显露端倪。据一位曾经供职于魅族专卖店店员称,每天到店前来购买新机的顾客只有2-3位,有时甚至没有,而绝大多数所接待的顾客基本都是前来维修手机。
同时,更有70余家代理商联名向魅族公司提出抗议,而抗议的主要内容包括解决专卖店所遭遇的货源囤积现象、线上线下价格不一现象、串货问题,以及专卖店分货比例和具体分货量,逐一要求魅族方面予以解决。
“我们原来卖的时候的确存在这个问题,多少年了,官网搞促销结果我们的货分销不出去,你也没办法。”一位原魅族经销商对《Wise财经》说。
另一位在北京木樨园的经销商则称,之前很多经销商的供货价超过了线上促销价格,而对于大规模关店一事,魅族方面则回避任何沟通。
“我的一些朋友也撤店了,16、17年就撤了,但16年还有押金,17年啥都没有了,后来别人一听魅族没戏了,也就都撤了。”上述经销商说。
许多原先魅族经销商都对《Wise财经》表达了对于魅族的不满,他们大多数认为无论魅族发展去向如何,应该给予经销商们一个交代,独自让经销商承担包括商品损失在内的一切责任有失魅族形象。
而在中关村的一位经销商也称,很多货都是亏着清理出去的,魅族方面根本不管。“让他们解决他们就拖着,有等着的时间还不如我自己卖。”
经销商不满之事一度发酵,但魅族方面一直没有任何人出来沟通协调,就连李楠和杨柘也都声称不知情,而魅族公关部门则回应:不知情,正在调查。
对于关店风波,一位魅族前管理人士称,主要源于魅族在缩减一切开支,包括线下专卖店,毕竟魅族每年的亏损都随之加倍。“去年到我走时(年初),发布会都缩减了,邀请的媒体少之又少,很少能在朋友圈看到像以前大规模传播时的动态。”
另外,《Wise财经》还了解到,魅族拖欠了某家顾问公司高达百万元的服务费,而这笔款项本应于年初到账,但至今仍杳无音信。
写在最后
魅族太想翻身了。
但市场格局已基本定调,随着OV相继推出Realme、iQOO等性价比品牌冲击线上,魅族将再迎竞争者。
反观魅族,其将于本月底发布魅族16S Pro全新机型,而在其海报中,《Wise财经》发现了一些关键词,如魅族高层、变与不变、手机界的黄埔军校、明星代言、手机设计等。
根据研究机构赛诺公布的2018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显示,2018年魅族手机的总销量仅有948万台,同比下滑幅度高达46%,与2017年接近2000万台的销量近乎腰斩。
《Wise财经》曾在《中国手机开辟第二战场》中提及,未来将有更多的手机厂商发力国际市场,以及除手机以外的战场,如IOT生态链产品等。但魅族在这些方面都毫无建树,依然停留在“原始”状态。
“魅族不会再撤店了吧?”北京一位魅族专卖店店员苦笑道,“这个我不知道,不过我们的店应该不会关吧。”
谁也不愿看见这位手机行业的先行者就此黯然离开,但现在谁都看不清魅族的未来。
(来源:Wise财经 作者:子江)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魅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