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出公众视线已久的“中国钻石第一商”每克拉美(北京)钻石商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每克拉美”)近日再次成为新闻焦点。
据媒体报道,每克拉美因拖欠70余名员工薪水及补偿金250余万元,企业负责人郝某被朝阳法院约谈,其名下部分财产被查封。据了解,每克拉美目前所有门店已关闭。
业内人士认为,每克拉美的陨落与其低价策略、巨额营销以及抢占一线商圈的销售模式不无关系。钻石作为一种奢侈品,品牌价值属性大于其价格属性。钻石卖场的无品牌化、平价经营模式或许正是每克拉美们难以为继之殇。
欠薪失信成“老赖”
媒体报道称每克拉美目前所有店铺已关张,但仍拖欠70余名员工薪水及经济补偿金共计250余万元,岗位涉及文员、财务、柜台销售人员。
这些员工因拖欠工资、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等原因申请了劳动仲裁,但仲裁作出后,每克拉美公司未履行义务,也未提起诉讼,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有员工反映,店里自2018年春节起就没再支付工资,公司曾承诺6月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后,10月之前支付工资,12月支付赔偿金,但时隔近一年,仍未兑现。
朝阳法院经查询发现,目前设立在朝阳门外商区的9Xi结婚汇购物中心的法人郝某,正是每克拉美的实际控制人。
7月15日上午,执行庭法官等来到9Xi结婚汇购物中心,查封了两台车以及商场地下3个仓库,并约谈了郝某。下一步,法院将会对查封资产进行拍卖,将钱偿还员工。
7月17日上午,北京商报记者来到9Xi结婚汇购物中心,发现这里依然在照常营业,一名购物中心员工表示:“对每克拉美被查封一事并不知情,目前商场经营状况也未见异常。”据介绍,9Xi结婚汇购物中心今年3月刚开业,共五层,目前二层以上仍在装修。
天眼查信息显示,每克拉美目前为“在业”,但在大众点评上已查询不到该品牌门店信息。此外,天眼查信息透露,每克拉美的法律诉讼高达39件,失信信息57条,涉及诉讼包括追偿债务、房屋租赁纠纷等。
高成本摧垮平价模式
每克拉美曾经是叱咤一时的“中国钻石第一商”。公开资料显示,每克拉美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首家专业的全渠道钻石零售品牌,通过线上+实体的运营模式,提供钻石镶嵌首饰、钻石裸石、钻石定制及投资等产品和服务。
由于每克拉美的钻石均为全球直采,减少了中间商环节,价格相对低廉,其开创的量贩式的钻石零售模式和钻石大卖场概念在当时尚无先例,曾被中国商业联合会珠宝首饰委员会授予“中国钻石第一商”。
创立一年内,每克拉美快速跑马圈地,铺设门店,先后在北京蓝色港湾、大钟寺中坤广场和翠微路凯德MALL开设三家门店,以此展开连锁扩张。
2012年,每克拉美创始人兼董事长的郝毅曾放出“将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未来在全国开100家实体店”的豪言,与此同时,公司IPO也被提上了日程。
然而,一路高唱凯歌的每克拉美隐忧重重。在每克拉美展开扩张计划的同时,公司的负债和存货也在急剧增加。
为防止股权旁落,每克拉美在创立的最初几年不接受股权融资,主要通过银行短期借款和股东借款等债务融资来满足企业扩张中的资金需求,为公司的高资产负债率埋下了隐患,加之钻石销售行业本身存货量大、存货价值高、资金回收期长的特点。
2011年和2012年,每克拉美的资产负债率均达到80%以上,公司存货则分别占到资产总额的56.97%和73.96%。
2014年寻求独立IPO无果的每克拉美选择“下嫁”国内A股上市公司浩宁达(2016年更名为“赫美集团”),成为后者的全资子公司。根据双方签订的业绩承诺补偿协议,2014年-2016年,每克拉美扣非净利润分别不得少于4745.28万元、6635.92万元和8491.51万元。
从实际经营情况来看,每克拉美均实现了业绩承诺,三年扣扣非净利润分别达到了4852.78万元、10540.62万元和9256.39万元。这使得赫美集团将主业从电能表变为珠宝。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每克拉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