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天下长安》,让制作方欢瑞世纪连续两年成为监管问询焦点;而该部电视剧播出时点的一拖再拖,又引发了监管部门和审计机构对公司“坏账计提是否充分”的强烈质疑。
在深交所最新向欢瑞世纪下发的年报问询函中,监管强光再次聚焦公司高额的应收账款问题,其中有关《天下长安》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更被重点提及。
近年来,欢瑞世纪已不再有上市之初的风光,转而加速陷入经营泥潭——旗下核心艺人纷纷“离开”、主打IP版权到期、影视剧产品积压严重、多项财务指标大幅恶化与异常、财务真实性与运营合规性遭遇监管质疑······欢瑞世纪的经营风险究竟有多大?还有多少地雷没有引爆?
高额应收账款再遭盘问
2017年以来,欢瑞世纪应收账款规模急剧增长,反常的财务数据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持续关注。深交所6月26日向欢瑞世纪下发的年报问询函中,首要问题便指向应收账款。
据披露,截至2018年末,欢瑞世纪应收账款23.22亿元,较期初增加35%,占公司报告期营业收入的174.85%,占公司资产总额的47.27%,且报告期内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
除了深究应收账款大幅增加的原因外,监管部门更加关注上述财务指标变动是否合理。为此,深交所要求欢瑞世纪详细说明应收账款与营业收入变动趋势不一致的原因及合理性;同时详细说明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较低且逐年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另要求公司说明应收账款规模和账龄分布与同行业公司情况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应进一步说明原因及合理性。
回看2017年度,欢瑞世纪曾以“收入确认与销售回款之间的时间差异,导致较高比例的销售回款在下一期才能实现收回”,作为当年应收账款大幅增长的解释。但在2018年度,《天下长安》则成为欢瑞世纪应收账款增长背后的新“变量”。
据披露,《天下长安》2017年度为欢瑞世纪贡献营业收入5.67亿元,是欢瑞世纪当年第一大收入来源,但也随之形成了高额应收账款。然而,由于该部剧至今仍未播出无法实现销售回款,《天下长安》2018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仍高达5.06 亿元。反观欢瑞世纪对该剧坏账准备的保守计提(按照账龄分析法计提坏账准备0.25亿元)也引发广泛争议。
负责公司财报审计工作的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此前便指出,鉴于《天下长安》在2018年存在未按卫视计划档期播出且至今仍未播出的情况,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判断上述情况对应收账款可收回性的影响,因此无法确定是否有必要对《天下长安》相关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作出调整。基于此,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在2018年度向欢瑞世纪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而在监管部门最新下发的问询函中,同样对《天下长安》坏账计提予以了重点问询。鉴于《天下长安》至今仍未播出,深交所要求公司详细说明该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是否充分,坏账计提是否反映该笔应收账款整体质量、期后的回款情况,并要求年审会计师对该笔交易的真实性核查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以及获取的审计证据。
事实上,外界都已看透欢瑞世纪对《天下长安》保守计提背后的“小心思”,即欢瑞世纪在2018年度若对该笔应收账款大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导致业绩指标缩水,那么其核心子公司的业绩承诺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进而涉及利润补偿事宜。
此外,大比例计提对净利润的“侵蚀”,还可能对公司股价造成负面影响。由于公司实控人已将持股大比例质押,股价的下挫无疑将加重其偿债压力甚至面临平仓风险。
反常指标暗示经营风险?
一部积压许久的电视剧直接暴露了欢瑞世纪的“命门”,但这远非欢瑞世纪问题的全部。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欢瑞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