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新力解释,“由于物业开发活动持续增加及增强土地收购力度,而使用了大量经营所用现金。”
此外,新力披露,公司与第三方联合开发的物业,从2016年至2018年新力分占的合营企业,分别亏损了310万元、1830万元及950万元。
过度倚重南昌、惠州市场
就IPO的最新进展,新力方面向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资本市场的团队正在香港与交易所、投行就上市事宜展开工作,目前暂无最新可以披露的消息。
有投行人士指出,对准备登陆港交所的新力来说,需要面对香港资本市场的一些变化。
协纵策略管理集团创始人黄立冲表示,去年不少内地房企在港上市时的机遇还算不错,现在香港资本市场受国际环境影响,行情不是特别好,市场的投资热情较此前有所下降。今年上半年递交招股书的企业,可能多少会受一些影响。
“市场对企业的认可度,可能会体现在机构对企业上市股票的认筹。而企业战略和市场定位的清晰度、盈利能力如何,以及市场对企业的了解度,不仅是在上市前的认筹环节,也会对上市后的融资产生影响。一家企业将其过往讲述得越清楚,将业务模式和成长性说明得越充分,越能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黄立冲说。
事实上,成立仅九年的新力高速增长的背后,仍有不少待解之谜。
其中,对新力控股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张园林,外界所知并不多。据新力控股招股书,张园林今年42岁,2002年至2006年其在江西省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任总经理,该公司为建设工程项目及基础建设建设项目的总承包商。而张园林2010年创立江西新力置业时,在房地产界已拥有17年的经验。
江西新力置业成立初期,江西盛开投资(独立第三方)、张园林、万奇(独立第三方)及沈令华,分别持有35%、33%、20%及12%的股权。
此后经过一系列股权变更和架构调整,张园林实现了对新力置业的进一步掌控。
尽管新力已展开全国化布局,但从业绩贡献来看,该公司对江西仍相当倚重,“大部分收益,来自江西省。”截至今年3月底,新力控股拥有约1480万平方米土地储备,其中江西的土地储备面积约647.5万平方米,占到总土储的43.8%;而南昌的土地储备就达到526.2万平方米,占总土储的35.6%,是单个城市中土储占比最高的城市。
继江西之后,惠州成为新力另一个重仓的城市。
2016年8月新力在惠州投资了第一个项目后,不断加大投资。在此后八个月,新力在惠州先后拿了11个项目。目前新力在惠州的土储面积约336.4万平方米,占到其总土储的22.8%,比例仅低于南昌。
上海一家房产机构研究人员指出,新力对南昌、惠州过度倚重,当地市场的波动,将对其业绩产生不小影响。
“受益于大湾区,去年惠州楼市行情不错,新力的销售也获益不少。但惠州供应量较大,今年的市场没有那么好,其业绩也可能会因此发生变化,南昌市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新力全国化布局需要有更加清晰的战略和相应的管理团队。”上述研究人员说。
来源;财联社 记者 王海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新力控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