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做手机套的杰美特,5年3次冲击创业板。虽然依靠华为走出业绩泥潭,但大客户依赖和随之而来的应收账款飙升等问题,都令其竞争力大打折扣。
曾因业绩下滑折戟
4月26日,深圳市杰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杰美特”)再次披露IPO招股书,拟登陆创业板募资3.19亿元,主要用于扩充产能和技术研发。
杰美特是一家移动智能终端配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智能手机保护套。2018年,公司手机套销量5804万个,在全球市场占据4.13%的市场份额。
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块:ODM、OEM代工,以及自有品牌。公司代工业务的客户包括智能手机厂商华为,以及配件厂商Targus、Pelican等。近年,公司推出自有品牌X-doria,其手机套产品进驻沃尔玛等销售渠道。
2016年-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6亿元、5.41亿元、6.47亿元,归属净利润分别为3368.60万元、3982.84万元、6129.54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是杰美特首次冲击IPO。
杰美特2015年6月首次披露IPO招股书,2016年6月发审委在审核过程中发现,公司毛利率、净利润双双大幅下滑,2012-2014及201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2%、38%、38%和25%,净利润分别为7182万元、6623万元、5621万元和-380万元,终止其IPO审核。
2017年,杰美特卷土重来,其保荐券商从招商证券更换为东兴证券。彼时,公司因两份招股书多处数据打架而饱受质疑。

依靠华为走出业绩泥潭?
近几年,随着大客户华为手机的强势崛起,对手机配件的采购金额飙升,杰美特的业绩也重回增长轨道。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2014年进入公司的前五大客户名单,当年采购金额4235.26万元;2015年即成为公司第一大客户;此后逐年增长,2017年破亿;2018年达到2.65亿元,占据公司当年营业收入的41%。

可以说,如果没有华为手机的助攻,杰美特的营收仍然停留在4-5亿元区间,且盈利能力下滑,业绩问题对IPO的影响就一直都在。
虽然与华为手机的合作改善了业绩,但公司的大客户依赖也越来越深。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杰美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