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公司于2018年12月终止实施第一期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方案,导致加速计提股权激励费用,2018年合并计提股权激励费用(含2018年前三季度正常计提费用和加速计提费用)为6365.22万元。
3年收购12家公司业绩增收减利
企业在初具规模后往往会通过收并购、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扩大规模。利欧股份在2014年营收净利润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开启了转型收购之路。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利欧股份在2014年开启转型之路后,一直热衷“买买买”,在2014-2016年间,利欧股份花费近50亿元并购重组了12家公司,包括2014年收购上海漫酷、上海氩氪和琥珀传播;2015年收购万圣伟业、微创时代、碧橙网络、热源网络、智趣广告;2016年收购车和家、盛夏星空、天津世纪鲲鹏、悦途网络。从此步入双主业时代——“数字营销业+机械制造业”。
然而买的多赚的少,收购的不少公司近两年的净利润都出现了下滑,最高降幅达到74.1%。此外,有的公司承诺期内,业绩刚好达标,承诺期后业绩立马变脸;有的公司承诺期内都没有完成承诺业绩。
如,在收购后第一年,智趣广告就没有完成业绩承诺,完成率仅为71.1%。万圣伟业虽然完成了3年累计的承诺业绩,但第三年的2017年完成业绩相比2016年已是负增长7.05%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负增长13.86%。
业绩也陷入增收减利的尴尬。2014—2018年,利欧股份收入分别为28.74亿、43.92亿、72.89亿、105.73亿、114.79亿。净利润分别为0.94亿、2.04亿、5.20亿、3.06亿、-15.85亿。
可以看到,利欧股份净利润在2016年达到巅峰后,开始大幅下跌,2017年营收同比增长45.05%,但净利润只有3.06亿,同比下滑41.15%。2018年则出现了大幅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9月,利欧股份发布公告称,拟以23.4亿元现金收购苏州梦嘉传媒有限公司75%股权。紧接着,深交所连续发来两份关注函,问题集中在2.8亿订阅用户的核实、公众号日常运营、业绩承诺、大额商誉等。根据利欧股份的收购价格计算,苏州梦嘉整体估值达到31.2亿元。
中金公司近期发布的研报认为,利欧股份拟收购苏州梦嘉,数字营销布局望再下一城,但费用上升致盈利同比下滑。不过这场巨资收购微信自媒体公司的布局最后以失败告终,利欧股份称,协议各方对标的公司估值存在较大差异。
业内认为,利欧股份一系列外延式并购在短期内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跨界转型是一个好办法,但是一定要具备对新行业未知因素的应变能力,草率为之,无异于搬起一块新石头砸自己的脚。
来源:长江商报 江楚雅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利欧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