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3年折腾,跨界收购12家公司,利欧股份掌门人王相荣经过一系列资本运作,使得公司营收大幅增加,经常成为资本市场的“头条客”。
然而,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王相荣掌控下的利欧股份,在大举转型中遭遇到隔行如隔山的尴尬。收购的不少公司净利润出现节节败退的情况,有的公司承诺期内,业绩刚好达标,承诺期后业绩立马变脸;有的公司承诺期内都没有完成承诺业绩。
近日,利欧股份发布2018年度业绩快报,营业总收入114.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476.38%。
公告显示,利欧股份总资产为143.88亿元,比本报告期初增长7.82%;基本每股收益为-0.28元,上年同期为0.12元。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泵业起家的利欧股份在2014年开启转型之路后一直热衷“买买买”,在2014年-2016年三年间,利欧股份花费近50亿元收并购了12家公司,并且每次都给出了业绩承诺。然而买的多赚的少,不少公司近两年的净利润都出现了下滑,最高降幅达到74.1%。
长江商报记者发送采访提纲至利欧股份,截至发稿时未收到回复。
业绩变脸年净利亏16亿元
利欧股份于2007年4月登陆深交所中小板,至2013年,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泵的设计、生产和销售,属专用设备制造业。
在上市之初,利欧股份曾给自己定下一个“小目标”,用十年时间将公司打造成世界级泵产品制造商,年销售额破百亿。
上市后收入、利润呈现双增长,2010年净利润达到了9600万元。2014年,利欧股份开始了转型之路,开始布局数字营销业务。完成跨界收购后的利欧股份业绩初见成效。
201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28.74亿元,同比增长56.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近1.8亿元,同比增加了221.34%。到2017年,利欧股份终于完成了百亿目标达到105.73亿元。
然而,2018年以来,受诸多因素影响,利欧股份业绩受挫。近日,利欧股份发布2018年度业绩快报,2018年营业总收入为114.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476.38%。
对于业绩变动,利欧股份解释主要系公司数字营销板块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以及媒介代理业务的占比进一步上升,数字营销业务盈利能力下降;部分子公司经营业绩未达预期,对其投资形成的商誉拟计提减值。其中因收购万圣伟业和智趣广告两家公司形成的商誉存在较大的减值风险,利欧股份拟对这两家公司计提商誉减值合计约13至18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公司业务规模扩大导致银行借款增加,利息支出大幅增加;此外可转债资金到位后,需按市场公允利率水平核算利息,仅此一项增加财务费用约7200万元。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利欧股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