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非后净利润连续多年亏损,沈阳商业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阳商业城”,600306.SH)的日子不好过。
4月3日,沈阳商业城发布2018年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99667.65万元,比上年同期略有增长,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675.57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53.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1612.80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3.37%。
这是沈阳商业城连续第六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2016年和2017年分别亏损约1.21亿元和1.12亿元。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以百货、超市为主要业态的沈阳商业城近年来受电商冲击较大,其传统零售业务经营压力较大,同时,沈阳经过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面临严重过剩,区域内大型零售企业家数众多,然服务功能、经营格局、营销手段、商场设计和建筑规模等要素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沈阳商业城业绩下滑。
亏损成常态
2019年1月29日,沈阳商业城发出了一份业绩预亏公告。据其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18 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出现亏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071 万元左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1099 万元左右”。
约两个月后,这一亏损数字又进一步扩大了。4月3日,沈阳商业城又发布了一份业绩快报,相比之前,归母净利润亏损增加约603万元至-12675.57万元,扣非后净利润亏损增加约513万元至-11612.80万元。
事实上,亏损几乎是沈阳商业城的常态,《华夏时报》记者查阅其近6年财报发现,2013-2018年,沈阳商业城有3年的归母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分别为2013、2015、2018年度,而这6年扣非后净利润均为亏损。
也就是说,这6年间,沈阳商业城基本是靠非经常性损益来度日的。
2014年,沈阳商业城依靠非经常性损益获得约3亿元的收入,其中包括以2.955 亿元的代价出售辽宁物流的 99.94%的股权,以4140 万的代价出售安立置业的100%的股份,将净利润由亏损约2.69亿元转为盈利3225.97万元;2016年,沈阳商业城出售了持有的盛京银行部分股权,实现投资收益 26377 万元,使本来亏损的净利润状况转正为约1.11亿元;2017年,沈阳商业城收到出售盛京银行的第三笔款项23469.75 万元,将净利润由亏损转为8240.33万元。
盛京银行股权转让结束后,沈阳商业城一时间没有找到合适的资产出售,从而导致报告期内亏损约1.27亿元。
收入规模持续缩水
沈阳商业城的主营业务究竟是什么状况呢?
公开资料显示,沈阳商业城属于商业地产领域,从事的主要业务是商业零售,主要业态是百货商场,公司经营模式是联营+租赁+自营。公司所处辽宁及沈阳区域内,受东北区域经济发展所限,传统的实体零售企业持续低迷,行业面临消费复苏缓慢、渠道竞争激烈等困难,行业景气度仍在低位运行。受限于老工业基地机制性和产业结构问题的影响,近些年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人口增长乏力,消费需求远不及一线城市以及服务业、创新业务发达的二线城市。以零售为主的百货、购物中心纷纷陷入了客流少、资金持续紧张尴尬的境地。整个地区的零售企业都面临着行业发展滞缓、各要素成本增加、利润空间不断压缩的现状,企业经营环境日趋严峻。
同时,沈阳经过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面临严重过剩,区域内大型零售企业家数众多,然服务功能、经营格局、营销手段、商场设计和建筑规模等要素同质化现象严重。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商业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