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中国互联网医疗第一股”的平安好医生近日公布了其上市后的首份年报。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平安好医生总收入为33.38亿元,同比增长78.7%;净亏损为9.13亿元,同比下降8.8%,这是公司上线以来连续第四年亏损。
对于平台方来说,利用电商变现、广告变现终究是互联网公司的传统盈利模式。在业内人士看来,平安好医生何时能脱离平安集团的“母体”还未知,短期内也无法实现盈利,叠加平安好医生估值过高但变现能力低等因素,未来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会继续受到影响。
01 上线4年亏了30亿
2014年成立的平安好医生,是平安集团旗下互联网业务板块的重要成员,2015年上线,2018年登陆港交所并创下港股最大规模IPO。天眼查显示,平安好医生是由中国平安集团间接全资持有,其中,平安保险持有95%股权。

平安好医生股东情况 来源:天眼查
公开资料显示,平安好医生现有四大业务,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及健康互动和管理,其中,家庭医生服务是平安好医生自建医疗健康生态系统的起点。用户通过平安好医生App和在平安集团其他App中的插件均可以获得免费或付费的在线医疗咨询服务。
根据平安好医生近日发布的2018年财报,报告期内(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年度)总收入为33.38亿元,同比增长78.7%;净亏损9.13亿元,同比下降8.8%,这已是公司上线以来连续第四年亏损。
从收入规模看,平安好医生表现突出。2015年-2018年,平安好医生分别实现了营业收入2.79亿、6.01亿、18.68亿元和33.38亿元人民币,其中2016年、2017年的收入增速分别达到了116%和211%。
利润方面却是“冰火两重天”。2015年-2018年年内亏损总额分别为3.24亿元、7.58亿元、10.02亿元、9.13亿元,4年累计亏损近30亿元。
02 用户量暴涨利润反降
在财报发布会上,在谈到未来的盈利预期时,平安好医生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涛认为“盈利指日可待”。不过,一些业内人士对此却并不看好。
2018年年初平安好医生公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在2015年-2017年三年间注册用户量分别达到3030万、1.32亿、1.93亿,2018年更达到了2.65亿,仅用1年时间就超越了2011年成立的春雨医生,成为行业第一。2015年-2017年的月度活跃用户分别达到560万、2180万、3290万。
那么在用户数、活跃用户数都实现了4倍增长的情况下,为什么收入水平反而下滑呢?
在招股书中可以看到,平安好医生所谓家庭医生服务(在线咨询)几乎完全是由平安集团所采购,在发展的前两年,集团的支持甚至起到绝对性的主导作用。

平安好医生来源于集团的收入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
由此可见,家庭医生服务的收入并非依赖于APP本身的运营和收费,而是100%来自体系内的平安集团的B2B采购。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平安好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