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新零售阵线 >> 好公司频道 >> 正文
燕京啤酒:从“胡同里打天下”到“被挤进胡同里”

  2008年,奥运圣火进入北京顺义的燕京啤酒集团,作为北京奥运会赞助商,燕京啤酒在世界面前展示了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的风采。时至今日,燕京依然是中国市场占有率前五名企业中唯一没有外资进入的“血统纯正”的名族品牌。

  2003年,世界最大饮料设备制造商德国克朗斯公司总裁宫喜德先生访问燕京,在看到了燕京发展中所取得的成绩时,他非常震惊的说:燕京的发展是个奇迹,用仅仅20年的时间就跨越了世界发达国家啤酒企业100年走过的路。

  成立于1980年的燕京啤酒,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从小到大,从地方集团成为了全国跨地区集团。1997年燕京啤酒在港股和A股上市,次年就创造了1.87亿元的净利润,数年领跑中国啤酒行业。然而,又一个20年燕京啤酒回到了原点,2017年燕京净利润只有1.61亿元。

  有人说燕京啤酒是起步早、跑得快、后劲不足,也有人说燕京啤酒英雄迟暮,这个昔日霸主确实风光不再。但2018年燕京啤酒及子品牌价值总计为1458.13亿元,依然是个值得尊敬的民族品牌。这个胡同里打下天下的民族品牌,下一个20年我们愿意为它虔诚期待。

  1胡同里打下的天下 

  早期的北京啤酒市场只有五星和北京两个牌子,而且每天生产的啤酒只够卖两三个小时,远远供不应求。1980年,在人们的强烈呼吁下,燕京啤酒厂的前身顺义啤酒厂破土动工了。当时的顺义县政府不仅减税帮助燕京啤酒厂扩产,还推行了灵活的用人机制,搞活生产。这个开始压根没被人注意,在农村顺义的啤酒,投产两年产量就达到了2万吨。

  早期的北京啤酒市场只有五星和北京两个牌子,而且每天生产的啤酒只够卖两三个小时,远远供不应求。1980年,在人们的强烈呼吁下,燕京啤酒厂的前身顺义啤酒厂破土动工了。当时的顺义县政府不仅减税帮助燕京啤酒厂扩产,还推行了灵活的用人机制,搞活生产。这个开始压根没被人注意,在农村顺义的啤酒,投产两年产量就达到了2万吨。

  在燕京啤酒迅速起步后,国内的啤酒消费需求随即迸发。1984年,国家一纸文书推行“啤酒专项工程”,要求2000年啤酒产量要比1980年增长15倍以上,迎着政策春风,全国一下子涌出800多家啤酒厂。仅仅四年时间,到1988年啤酒就再也不是奇货可居的产品了,从卖方市场一下子转向了买方市场。

  初期大众对啤酒更看重物体而非品牌,而且啤酒采用的是计划经济的包销模式,销售渠道一直为地方糖酒公司垄断。1988年,意识到市场变化的燕京啤酒率先脱离糖酒公司,打破了专营的局面。

  燕京啤酒组织车队每天给北京城区的经销商送货上门。同时,厂领导和业务员扎进大街小巷,到处开辟个体批发网点,与上千家小经销商签订供货合同。燕京甚至配置了2600辆平板三轮车,让小商小贩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吆喝着卖,将啤酒送到了胡同里,“家家喝燕京”成了“北京第九景儿”。

  这种原始的深度分销模式的建立,不但建立了牢固的市场网络,也为燕京积累了建设渠道的经验,让燕京得到了飞速发展。1993年,燕京啤酒产量达到18.5万吨,位居全国第三;两年后,燕京与“牌子最响”的青岛啤酒并列第一;1996年,燕京啤酒在全国率先突破50万吨,拿到首个单项冠军。

  1997年,由北京燕京啤酒集团、西单商场、牛栏山酒厂三个北京企业,共同发起的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的红筹股和深圳A股上市。1999年,燕京成为国内产量率先突破100万吨的啤酒企业。从1996年至2000年期间,燕京啤酒占据着行业第一的位置,从一个小酒厂,一跃成为大型啤酒集团。

  接下来,啤酒行业进入了跑马圈地收购阶段。收购不仅能最快地获取生产线、资源,缩短自建厂房的时间成本,同时也意味着抢占庞大的区域市场。并且这场收购战在1994年,青岛啤酒收购扬州啤酒厂时就已经拉开序幕,燕京岂能掉队。上市后燕京募集的13亿元人民币,正好为并购提供了大量资本。

  燕京啤酒选择了强强联合的道路。2000年,收购雪鹿啤酒厂,占领了内蒙古的啤酒市场;2001年,用2.95亿元整合了山东85万吨啤酒生产能力和50万吨市场份额,约为山东市场的1/4;2002年,收购桂林漓泉,在广西站稳了脚跟;2003年,燕京啤酒控股上市公司惠泉啤酒,开辟第三条融资渠道。但先走一步的青岛啤酒获得了先发优势,2000年后成功赶超燕京啤酒,成为销量冠军。

  2“血统纯正”的民族企业 

  中国巨大的啤酒市场,不但让国内企业卯足劲发展,也引来了世界众多啤酒公司的参与。90年代初期相继有60多家外资企业来中国试水,但在青岛、燕京的坚挺抵抗下、外加水土不服等诸多因素纷纷折戟。因此,第一轮进入中国失利的国际啤酒巨头改变了策略:以温和、隐蔽的合资形式进军国内。

  燕京啤酒由于当时优秀的市场表现,引来大批“说客”。有统计说,当时的厂长李福成一共将30多拨外资挡在了门外,燕京啤酒成了唯一一家没有引入外资的上市啤酒巨头。然而,这个使其骄傲的民族身份,对其发展究竟是促进还是阻碍,是个有待商榷的问题。

  对比雪花啤酒与SAB米勒的原始合作关系,青岛与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的联姻,都不简单是资本的注入,技术、管理等流入也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动力。对比之下,燕京内部缺乏活水,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燕京啤酒的发展脚步。2005年华润登顶,形成了华润、百威、青啤、燕京和嘉士伯五强割据的状态,燕京啤酒位列第四,并延续至今。

  随后,燕京收购金威失败,应该是其发展历史上一个巨大的转折性事件。2012年情人节,港股上市的金威啤酒宣布“已经开始与独立第三方洽谈”了。这场收购,燕京啤酒志在必得,并准备好了50亿的资本蓄势待发。2013年初,戏剧性的结果出现了,华润雪花的母公司以将近54亿元的价格“截胡”了。

  在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已经没有啤酒公司跑马圈地大量并购小厂扩张商业版图的机会了。对于南方市场,金威是非常理想的阵地,并且华南的气候条件和巨大的市场份额,是谁都不想放弃的。在深圳曾经几乎垄断六七成市场的金威啤酒,是一条难得的大鱼,一旦吞下,必将给公司的竞争版图增光添彩。更何况,金威在宣布出售资产前,在天津、西安、成都和广东大本营,一口气建了6家工厂。

  优势位置、市场份额、生产线个个都是燕京需要的。由于价格过高,青岛啤酒放弃了,百威英博的高端路线使他没有进入此次竞争,而雪花彼时已经稳坐全国产量第一,有燕京两倍的体量,即便燕京收购金威也并不会对其市场地位造成威胁,然而雪花依然没给燕京机会。

  多年来,燕京啤酒采取“1+3”的品牌战略,即以“燕京”为主品牌,“漓泉”“惠泉”“雪鹿”为区域品牌。由于多年来燕京啤酒没有大的整合和并购动作,仍定位在北京、内蒙古、广西、福建等区域市场,随着啤酒市场被瓜分完毕,想要逆势扩张更加不易,自身的强势市场又在被其他巨头蚕食,业绩自然不如从前。此次收购失败的燕京,在积蓄势能逐渐耗尽之后,燕京走上了下坡路。

  2013-2017年燕京啤酒净利润

  2013年是燕京啤酒的巅峰,营收137亿元,净利6.8亿元。此后业绩一路下滑,如今燕京已与前三有不小的差距。年报显示,2016年主品牌燕京啤酒销量333.03万千升,同比下降6.2%;2017年主品牌的销量312.93万千升,同比下降6.0%。

  2016年,第一梯队的五家企业市占率达到了73%以上,但分化很明显。其中,华润占25.6%,青岛占17.2%,百威英博占16.2%,燕京占9.3%,嘉士伯占5.0%。2017年燕京净利润为1.61亿元,低于其20年前上市的第一年1.87亿元的净利润,创造了历史最低。2018年,在国内最大的5个啤酒企业中,燕京虽排名第四,但是业内认为,这其实是一个“3+2”阵容,燕京与前三已拉开差距。

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燕京啤酒

东治书院2023级国学综合班学费全免!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学习易经,才不踏入误区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