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该分析师表示,由于这些行业普遍毛利率较低,并且作为这些行业的后来者,自然整体毛利率水平就会更低。数据显示,2015年到2018年一季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逐渐从四成水平下降到了三成左右,分别为41.63%、45.21%、37.79%和34.98%。
与此同时,更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公牛集团的存货一直大幅上升。2015年至2017年,公司存货金额分别为3.9亿元、4.61亿元、9.63亿元。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公牛集团存货金额高达8.48亿元,仅仅一个季度,公司的存货金额已经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对于存货量急速上升问题,某券商内部分析人士刘先生对记者表示,存货量上升,无疑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库存积压过多会占用资金,而且折旧的产品在未来如果不适应市场或许需要打折处理。占用的资金在处理时会消耗净利润,产品持续积压就像“炸药包”一样,有吞噬公司净利润和现金流的风险。
高额利润购买理财产品 金芒果小贷涉及诉讼多达301起
公牛集团IPO募集48.866亿资金,用于产品升级、研发建设等领域。不过,记者统计发现,2018年以来,募集规模超过公牛且成功上市的企业只有四家,分别为工业富联(271.2亿)、迈瑞医药(59.34亿)、宁德时代(54亿)和华西证券(49亿)。
可以说,一旦公牛集团上市成功,募资规模也是巨无霸级别的。那么,公牛真的需要募集那么多钱吗?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及2018年1月至3月,公牛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4.59亿元、53.66亿元、72.4亿元和20.49亿元,净利润为10亿元、14.07亿元、12.85亿元和3.21亿元;2015年至2017年,公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净现金流分别高达10.8亿、17.7亿和11.6亿。
刘先生指出,虽然公牛现金流充裕,但并没有进行扩大再生产,而是悉数购买理财和进行投资。2015年至2017年,公牛集团投入理财产品和私募基金的资金分别高达13.58亿、18.63.亿和13.02亿。然而,招股书上却显示,本次公牛集团欲募资48.866亿元,用于扩充产能。在每年都有超10亿元闲置资金的情况下,公牛集团为什么还要募资那么多?
此外,记者从招股书了解到,除了主营业务,小贷业务等投资也是公牛集团的副业之一。报告期内,公牛集团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分别为4500万元、0万元、4500万元、0万元,均系对浙江慈溪金芒果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芒果小贷)的投资额的收回。
2012年,公牛集团出资9000万元投资金芒果小贷,持股30%。此后4年间,金芒果小贷多次减资,注册资本从最初3亿元降至8000万元,公牛集团的出资也降至2400万元。招股书显示,公牛集团实际控制人之一的阮立平担任金芒果小贷董事长。
企查查显示,截至2019年2月27日,金芒果小贷涉及的法律诉讼多达301起。2017年8月,公牛集团将持有的金芒果小贷30%股权,按出资额2400万元,全部转让给自己的控股股东宁波良机实业有限公司,以期从贷款纠纷的泥潭里脱身。
不过,企查查显示,宁波良机实业有限公司疑似实控人是阮立平,总股权比例为14.39%。
来源:华夏时报 记者叶青 北京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公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