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普遍认为,江铃乘用车最大的问题是产品力不足。江铃汽车虽然涉足SUV市场很早,但研发速度慢、缺乏竞争力。据了解,江铃汽车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只有两款SUV车型上市。另外,江铃驭胜错误判断市场形势,其产品售价比同级别产品高出2万元左右,失去性价比优势。
作为江铃的重要合作伙伴,福特直到2015年才正式引入一款SUV撼路者,但销量惨淡。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撼路者累计销量仅有9968辆,同比下滑42%。
雪上加霜的是,福特为了改变目前在中国市场的不利现状,计划建立全国销售服务机构,欲将福特品牌产品整合进同一个营销机构。这也意味着长安福特、江铃福特都将全部归到一个渠道。没有了福特品牌做背书,江铃汽车未来的发展面临的挑战更大。
中金公司分析师表示,福特忽视了中国车市正在经历的巨大变化,在战略层面“一个福特”(One Ford)战略不能适应中国汽车市场的快速变化,在战术层面需要解决好产品和成本两大问题。
押宝领界
不容忽视的是,江铃汽车乘用车和商用车同渠道销售的策略,也屡受诟病。据了解,江铃汽车商用车的团队和渠道也销售乘用车,驭胜和福特乘用车都是如此。
目前,在江铃销售店内,江铃驭胜SUV与皮卡、轻卡等车型混杂在一起销售,显得相当不协调。有销售人员曾表示,店里通常接待的是大客户,以公司集团采购为多。一般用户购买乘用车的话,肯定不会首先考虑江铃。
汽车分析师贾新光称,乘用车市场与商用车市场截然不同。商用车,追求单车利润率最大化,主要销售对象是企业。根据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江铃汽车以8645元的单车利润额位列第二。但乘用车市场面对的是大众消费者,走的是规模效益的路径。抛开销量谈利润,是万万不能的。另外,双方在客户需求、营销等方面,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江铃汽车的品控也出现问题。2018年5月,江铃汽车决定召回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7月31日期间生产的部分江铃福特新世代全顺汽车,共计7180辆。原因是由于操作员工在装配发动机时未采用工装保证曲轴位置传感器与飞轮的间隙,造成个别车辆的曲轴位置传感器与飞轮接触并磨损,存在安全隐患。
根据第三方车质评价平台车质网信息,驭胜品牌的投诉一直居高不下。2017年以来,有关驭胜S330、S350的投诉近百起,反映的质量问题大多都涉及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具体表现为发动机异响、熄火,变速器无法换挡、顿挫,车身生锈、抖动等问题。
对于接下来的2019年,江铃董事长邱天高表示,他们将重整旗鼓再出发,“一边继续大力推动向汽车新四化转型,一边大力推动商乘并举战略……着力围绕领界上市做好各方面工作,确保产品上市上量。”
兴业证券分析师分析说,江铃汽车接下来主要依赖福特开拓乘用车领域,领界之后或有持续新车型推出,将对上市公司盈利带来较大弹性。
来源:时间财经 欧阳西子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江铃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