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在金融业务的数字化管理技术优势更明显。Amazon Web Services(AWS)本身就是美国很多金融机构的云计算基础设施,AWS在消费大数据、企业经营大数据等方面能够为数据安全、并发交易量提供了保障,还大大提升了风控能力;并且亚马逊近年来还在区块链+金融领域广泛布局。
相比之下,美国银行业尽管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历数年的重组直到最近才加大数字业务的发展力度,但相对于亚马逊来说已经远远落后了。
第三、在消费生态搭建方面潜力更大。亚马逊的数字银行可以凭借亚马逊的生态最终可以成为个人贷款、保险和投资等其他金融服务的枢纽。比如消费者在AmazonGO无人超市可以从亚马逊银行账户自动扣款,家庭用户在家里通过Alex语音助手可以下载付费内容并缴纳相关开支,Alex平台上唤醒的应用服务可以保证亚马逊的银行卡为用户提供各种增值服务,而不仅仅像其他传统行业的银行只是按照手续费模式盈利。
美国银行巨头们想阻止亚马逊的渗透还有两张牌可以打,一张是亚马逊办银行的政策门槛及牌照问题,另一张是联合受到电商平台冲击的传统零售巨头打响“自卫反击战”。
亚马逊作为电商平台也属于大零售行业,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沃尔玛就试图通过注册成为一家储蓄和贷款机构来渗透到银行领域而被格莱姆-莱赫-布利利法案否决。直到2005年,沃尔玛继续在犹他州等申请继续被拒绝。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劳伦斯·怀特直截了当的认为“现在亚马逊不可能成为一家银行。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法律禁止商业公司成为银行,沃尔玛10年前就尝试过。”
现在银行要对抗亚马逊这样的劲敌,还需要拉拢美国的零售巨头,银行巨头与沃尔玛这样的零售巨头之间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而一些零售商试图通过优化零售效率、数字化会员管理、自建商城等形式提升用户体验以对抗网购力量的崛起,能够争取到银行巨头支持,对于资金周转要求极高的零售业务至关重要。
“亚马逊银行”将是Amazon的又一核心业务
好运似乎总站在亚马逊这边。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发推特指责亚马逊“欠加税”后不了了之。前代理美国货币监理署的基思·诺瑞卡所认为,“是时候重新考虑是否应该维持传统的贷款和零售业务分离。”现在即便亚马逊没有被政策许可成立商业银行,亚马逊一样可以通过建立数字金融系统逐渐延伸成为具有“银行之实”的平台。
显然,亚马逊银行业务将成为贝佐斯的重中之重。无论是从亚马逊电商业务具备了做金融的消费大数据、支付、现金流等场景;亚马逊要想深入到产业供应链端与企业深度合作必须借助于金融的渗透力量。
目前Amazon Pay积累了大概3000万用户,在全球亚马逊有3亿多用户,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支付是亚马逊做银行的流量入口,就像支付宝仅仅是蚂蚁金服的入口一样。
在中国支付宝的活跃用户高达7亿;支付宝不到10年之间市值千亿美金就已经超过了百年老店银行巨头比如高盛、花旗等,而亚马逊银行业务如果不能有所作为,无异于放弃唾手可得的金山;而蚂蚁金服珠玉在前,正是亚马逊银行所追赶的对象。
结语:
尽管美国的银行业务本身是全球最发达的,其业务堡垒也最大坚固,相应的美国政府民众对于银行资本家的依赖度也是很高的。亚马逊切入到银行业务是顺理成章,但不可避免将冲击老牌银行巨头核心业务。
正如亚马逊本身是互联网时代消费主义宠儿一样,只有做银行业务,才能最大限度亚马逊平台自身的流量闭环、降低成本,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接下来若干年,亚马逊有可能将成为取代苹果微软等软硬件互联网公司,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巨头。
而亚马逊的银行业务要想落地,必须先取决于法律体系对于亚马逊金融服务体系的许可,以及亚马逊金融服务不仅要服务于其自身业务生态,还得契合于美国市场良性发展。
作者: 公众号-李星 来源: 公众号-靠谱的阿星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亚马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