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海正药业虽然有着高达百亿元的营收规模,但其扣非净利润已连续4年为负,盈利状况堪忧。最近的财报数据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海正药业实现营收78.05亿元,净利润仅2.67亿元。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利润端还亏损1.09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海正药业有两笔有息负债将于2019年3月到期,面临的偿债压力不小。
2016年3月,海正药业曾发行了12亿元的公司债,债券期限为5年,附第3年末发行人上调票面利率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
也就是说,到2019年3月,如果投资者选择回售,海正药业则需要偿还该债券。2018年9月,海正药业又发行了5亿元的超短期融资券,利率6.2%,期限为180天。这笔超期融资券将于2019年3月27日到期兑付。
对于投资者频频提及的资金链问题,海正药业方面回应称,公司对资金问题高度重视,目前已有系统预案,也正在落实过程中,政府也将全力支持。
“公司也一直考虑降低负债率,将不同品种成立独立子公司,通过引入战投获得现金流,减轻负债压力。”沈锡飞表示,“目前公司资金链可以正常运转,内部也有融资方案。长期会通过聚焦、‘瘦身’,把负债率降下来。”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海正药业的负债一直居高不下,与其高额的资本支出不无关系。近年来,海正药业大量的资金投入到更新生产线、新建产能、研发等项目上。
从财报数据来看,目前其在建工程账价余额高达54.89亿元,无形资产和开发支出合计亦达21.8亿元。而巨额在建工程迟迟不转固,开发支出不摊销,亦被市场质疑其粉饰业绩而久遭诟病。
“瘦身”计划
2018年末,海正药业迎来有史以来最重大的一次人事变动,原董事长白骅辞职,蒋国平接替其成为新任掌门。从履历来看,蒋国平并无医药行业的从业背景,这也使得外界对其能否带领海正药业打破困局抱有疑虑。
对于外界对其“外行”的质疑,蒋国平在近日的投资者交流会上直言,“我是从政府辞职下海,不可能再恢复公务员身份。我不是到海正过渡的,有决心和海正同命运共发展”。
如今,蒋国平履新已一个月有余。面对海正药业当前的重重问题,蒋国平认为,最需要优先解决的应该是理清思路,建立有效率的合乎规范的内控体系,“我们认为可能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据悉,蒋国平到任后对海正药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要“瘦身、聚焦、关注股东利益”。
“瘦身主要是将不必要的固定资产建设以及研发砍下来,聚焦则主要是突出主业。”沈锡飞对此进一步解释,目前公司正在对固定资产进行梳理,闲置的会进行利用或者考虑出租或出让。
“瘦身”无疑是盘活资产的第一步。
2018年12月7日,海正药业发布公告,控股孙公司浙江海正宣泰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正宣泰”)拟将其持有的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美国和中国文号及相关注册、研发和生产技术资料一并转让给重庆恩创医疗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恩创”),交易对价为6700万元。
据公告,海正宣泰的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已于2018年9月28日获得美国FDA的仿制药批文,而中国的文号尚未取得。海正宣泰取得批文并交付后,预计可为海正药业带来约2500万元的归母净利润。
在此之前的2018年11月,海正宣泰还与重庆恩创签订了协议,将其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500mg)的美国和中国批准文号及相关技术转让给重庆恩创,转让价格为5000万元。
来源:时代周报 记者 章遇 发自深圳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