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亿收购大股东的清仓资产
与大举出售优质资产相对立的是,江河集团在此前一个月宣布5.3亿元收购大股东的资产。
去年11月23日,江河集团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江河医疗拟以自有资金5.3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北京江河源控股持有的首颐医疗增资后9.4643%的股权。
公开资料显示,首颐医疗由首钢集团旗下首钢基金联合中国人寿于2016年12月27日联合发起设立。2018年以来,江河源控股持股首颐医疗的比例逐渐降低。4月,江河源控股将9.33%股权转让给北京顺义创新,持股比从27%降至17.67%。8月,在首钢基金等对首颐医疗增资26亿元时,江河源控股放弃增资,持股比下降至9.4643%。此次交易完成后,江河源控股将不再持有首颐医疗股权。
数据显示,首颐医疗资产总额为9.6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9.67亿元,去年前9月营业收入为0元,净利润为639.32万元。
5.3亿元受让控股股东资产是否划算?为何此时受让这一资产?江河集团未作具体说明。
江河集团2011年8月上市,主营业务幕墙装饰。上市之后,频频收购资产加码主业及转型。
据长江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今,合计耗资25.90亿元收购了14家公司,从而形成了幕墙装饰与医疗健康双主业。期间,还完成了承达集团、梁志天设计集团分拆后港股上市。其中,相继收购了澳大利亚连锁眼科医院VisionEyeInstitute、南京江河泽明医院等医疗资产。
不过,截至去年上半年,江河集团的营业收入依旧靠传统的幕墙装饰贡献,医疗健康业务贡献的营业收入占比不到10%。
应收账款接近总资产一半
买资产、卖资产之际,江河集团资产腾挪背后的现金流压力凸显。
去年三季报显示,截至去年9月底,江河集团货币资金27.73亿元,而其短期借款就有29.10亿元,现有资金无法覆盖短期借款。
不仅如此,公司经营现金流大幅净流出。去年前9个月,经营现金流净流出7.54亿元,同比下降17.40%。综合投资和筹资现金流情况,去年前三季度,现金流净流出1.92亿元。
在偿债压力犹存的情况下,出资5.3亿元收购大股东资产显然有些力不从心,况且,收购的医疗资产尚需持续巨额资金投入。
值得一提的是,大股东江河源控股及实控人刘载望似乎存在资金压力,其所持股权质押比为68.52%。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现象是应收账款高企。截至去年9月底,江河集团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合计为125.97亿元,超过248.47亿元总资产的一半。其中,应收账款为117.86亿元,而其应收账款周期天数为287天。这也意味着,靠应收账款回收还债的可能性不太大。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魏度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江河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