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不只是北京。日前,郑州达喀尔汽车租赁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公司一共租给成都途歌200辆车,到现在已经基本回收结束。在众多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将汽车收回之后,途歌在北京、成都、杭州、广州等多地处于少车甚至无车的状态。
途歌的员工们也在维权
一名途歌地勤告诉新浪科技,他主要负责将用户使用完的途歌车辆开到合作的停车场,同时先垫付一定的停车费和油费,再向公司提交发票进行报销。“现在不仅11月的工资还未发放,报销款也找不到人报了。”他说,而像他这样的途歌地勤员工还有几十名,大多数人的工资和报销都未能发放,他们已经组建了“途歌要工资群”进行维权。
另外一名地勤则在群里发了一段医院的视频,他的家人正在住院治疗急需用钱,但无奈工资一直迟迟未发。
最终,员工们一起商议在12月24日前往途歌北京办公室集合讨要工资。
共享汽车频现倒闭,行业还有未来吗?
共享汽车行业的重资本、重运营是公认的特征。对于途歌来说,其租赁的车辆多是奔驰、宝马、奥迪等高端品牌,自然增加了不少车辆租赁和运营成本;同时途歌采用随借随停的模式,需要负担高昂的停车费成本;再加上途歌的免费加油系统,还需要负担油费成本。
途歌CEO王利峰此前曾是摇摇招车联合创始人和AA租车创始人,作为出行领域的连续创业者,他十分关注用户体验。就在途歌出现资金问题期间,途歌还推出了送车上门服务,只要在送车区域内,用户下单后工作人员便会将匹配的车辆送上门,这无疑也是一项增加运营成本的“好服务”。
从2017年10月至今,途歌一年内连续进行了2200万美元B轮融资、2600万美元B+轮融资和千万美元B2轮融资。最后一轮融资就在两个月前,但这些融资却远远没有满足途歌的资金需求。
新浪科技向王利峰发出采访邀请,尝试还原途歌资金问题背后的原因,但截止发稿前并未得到回应。
实际上,途歌也并不是第一家出现资金问题的共享汽车企业。
自去年3月友友用车倒闭之后,已经先后有EZZY、麻瓜出行、巴歌出行等共享汽车创业企业停运甚至倒闭。今年11月,已经试运营超1年的美团共享汽车业务也暂停试点。
目前行业内的玩家们日子也不好过。首汽旗下的Gofun出行在2017年7月的增资信息中披露的财务状况显示,2015年Gofun出行营收为0,净亏损23.9万元;2016年营收341.41万元,净亏损2368.61万元;截至2017年4月30日,营收529.85万元,净亏损2300.71万元。
不少车企也推出了自己的共享汽车公司,比如上汽集团旗下EVCARD以及力帆新能源控股的盼达用车,这些车企系比创业系拥有更多的资金和车辆资源,但目前仍旧难说找到了合适的盈利模式。
对于共享汽车的用户来说,押金问题也是一大担忧。
去年10月新浪科技曾报道了EZZY的倒闭清算,而那些缴纳2000元押金的用户们至今未收到退款。
去年8月,交通运输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共享汽车进行了规范,其中也涉及到了押金部分:“分时租赁经营者应采用安全、合规的支付结算服务,确保用户押金和资金安全,确保用户个人信息安全。鼓励分时租赁经营者采用信用模式代替押金管理。”
不过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向新浪科技指出,该规范并没有对押金监管作出详细规定,这也给共享汽车行业留下了监管漏洞。实际上,去年他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访时就呼吁,相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共享汽车、共享单车等行业的指导意见细则,对用户押金进行专户监管,防止经营者将用户押金与经营资金混同的不诚信做法。但至今指导意见细则仍未出台。
12月21日,众多用户选择联合向途歌北京的注册地法院海淀区人民法院发起集体诉讼,目前已获受理。不过漫长的诉讼是否比线下排队更早有结果,没有人心中有底。
来源: 新浪科技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途歌 |